閨怨一百首次孫西庵原韻

蓂莢無端換葉新,閨心客況不同春。 知君未是封侯骨,費盡黃金莫怨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蓂莢(míng jiá):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草,據說每月初一開花,十五後凋謝,用來比喻時間的流逝。
  • 無端:無緣無故,沒有原因。
  • 閨心:指女子的內心情感。
  • 客況:指旅居他鄉的境況。
  • 封侯骨:指有封侯之相的骨格,比喻有出人頭地的潛質。

翻譯

蓂莢無緣無故地換上了新葉,女子的內心與旅人的境況都與春天不同。知道你並不是那種註定要封侯的人,即使花費了黃金也不要怨恨他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蓂莢換葉的意象,表達了時間的無情流逝,以及女子與旅人對於春天的不同感受。詩中「知君未是封侯骨」一句,既是對旅人的安慰,也是對現實的無奈接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

郭輔畿

郭輔畿,原名京芳,字諮曙。大埔人。明思宗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舉人。有《洗硯堂文集》、《秋駕草》、《楚音集》、《菱青集》、《金檣集》、《閨怨詩百首》、《飲蘭紀囈》等。民國《新修大埔縣誌》卷一九有傳。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