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跡流芳卷爲鄭端州乃祖題

匹馬翩翩白麪郎,彈冠曾入趙佗鄉。 恩深展驥官非薄,最奏棲鸞鬢易蒼。 一代芳名存汗竹,千年遺愛在耕桑。 萊公祠下西湖水,長拂春風百里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宦跡:官吏的政績和生平事蹟。
  • 流芳:指好的名聲永遠流傳。
  • 彈冠:整理冠發,比喻準備出仕。
  • 趙佗鄉:指趙佗的故鄉,趙佗是漢初的一位著名將領。
  • 展驥:比喻施展才能。
  • 最奏:最好的奏章或報告。
  • 棲鸞:比喻賢士在位。
  • 汗竹: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簡,這裏指史冊。
  • 耕桑:耕種和養蠶,泛指農業勞動。
  • 萊公祠:紀念某位名叫萊公的人物的地方。
  • 春風:比喻和煦的教化或影響。
  • 百里棠:指廣泛的影響力。

翻譯

一位英俊的白麪郎君,獨自騎馬翩翩,曾因準備出仕而整理冠發,踏入趙佗的故鄉。他的恩澤深厚,施展才能,官位並非微不足道,他的最佳奏章中,賢士安居,但歲月使他的鬢髮變得蒼白。他的名聲一代代流傳,記錄在史冊之中,他的遺愛留存在農業勞動中,千年不衰。在萊公祠下的西湖水邊,他的影響如同春風,長久地拂過百里的棠樹。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一位古代官員的卓越政績和深遠影響。詩中通過「彈冠入趙佗鄉」展現了他的出仕之志,而「恩深展驥」和「最奏棲鸞」則突出了他的才能和賢德。後兩句「芳名存汗竹」和「遺愛在耕桑」強調了他的名聲和遺愛跨越時空,影響深遠。結尾的「萊公祠下西湖水,長拂春風百里棠」則以景結情,形象地描繪了他的影響力如同春風拂面,無處不在。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