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先生真贊三首 其一 [ ] 黃庭堅

子瞻堂堂,出於峨眉,司馬班揚。 金馬石渠,閱士如牆。 上前論事,釋之馮唐。 言語以爲階,而投諸雲夢之黄。 東坡之酒,赤壁之笛。 嬉笑怒駡,皆成文章。 解羈而歸,紫微玉堂。 子瞻之德,未變於初爾。 而名

《溪南詞》序 [ ] 黃永

予少習為詞,每以歐晏秦黃為正風,最後讀南宋諸家詞,乃知能擺落故態而意氣跌宕者,惟陸務觀為善,能自道其與馳騁上下者,庶幾子瞻、幼安其人乎?而務觀自序乃雲「少有所為,晩而悔之,然猶未能止者,何也?豈非樂府

送宗伯喬白巖序 [ ] 王守仁

大宗伯白巖喬先生將之南都,過陽明子而論學。 陽明子曰:“學貴專。”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寢忘寐,目無改觀,耳無改聽,蓋一年而詘鄉之人,三年而國中莫有予當者,學貴專哉!”陽明子曰:“學貴精

人間詞話 · 第十九則 [ ] 王國維

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與中、後二主詞皆在《花間》範圍之外,宜《花間集》中不登其隻字也。

人間詞話 · 第九則 [ ] 王國維

嚴滄浪《詩話》謂:“盛唐諸公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澈玲瓏,不可湊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餘謂北宋以前之詞亦復如是。然滄浪所謂“興趣”,阮亭所

人間詞話 · 第五十三則 [ ] 王國維

陸放翁跋《花間集》,謂:“唐季五代,詩愈卑,而倚聲者輒簡古可愛。能此不能彼,未可以理推也。”《提要》駁之,謂:“猶能舉七十斤者,舉百斤則蹶,舉五十斤則運掉自如。”其言甚辨。然謂詞必易於詩,餘未敢信。善

人間詞話 · 第十八則 [ ] 王國維

尼采謂:“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後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東門四章 [ ] 歐必元

東門之錦,曷其貝兮。 豈其理哉,無若而口哉。 東門之鳥,曷其鷽兮。 豈其鳳哉,無若而斥鴳哉。 毀之來也,予之非也。 人之多言,亦可哀也。 毀之謬也,予之咎也。 人之多言,亦可醜也。

醒心亭記 [ ] 曾鞏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亭曰“豐樂”,自爲記,以見其名義。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凡公與州之賓客者遊焉,則必即豐樂以飲。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

人間詞話 · 第三十四則 [ ] 王國維

詞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語花》之“桂華流瓦”,境界極妙。惜以“桂華”二字代“月”耳。夢窗以下,則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則語不妙也。蓋意足則不暇代,語妙則不必代。此少遊之“小樓連苑”,“繡轂雕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三節 [ ]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

寡人之於國也 [ ]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

人間詞話 · 第四十五則 [ ] 王國維

讀東坡、稼軒詞,須觀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風。白石雖似蟬蛻塵埃,然終不免侷促轅下。

答崔立之書 [ ] 韓愈

斯立足下:僕見險不能止,動不得時,顛頓狼狽,失其所操持,困不知變,以至辱於再三,君子小人之所憫笑,天下之所背而馳者也。足下猶復以爲可教,貶損道德,乃至手筆以問之,扳援古昔,辭義高遠,且進且勸,足下之於

傳習錄 · 卷中 · 答顧東橋書 · 五 [ ] 王守仁

來書雲:“所釋《大學》古本,謂致其本體之知,此固孟子盡心之旨,朱子亦以虛靈知覺爲此心之量。然‘盡心’由於‘知性’,‘致知’在於‘格物’。” “盡心由於知性,致知在於格物”,此語然矣。然而推本吾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