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陳太庾 [ ] 徐鹿卿

後來令尹職承流,君亦牛刀嶺阯遊。 和氣滿城桃醉雨,仁風四野麥先秋。 陳玄譜在交逾固,毛穎功多賞未酬。 撫字勞心古如此,不須爲米便歸休。

五方帝 其十一 [ ] 郊廟朝會歌辭

於赫路寢,肆筵有序。 粵若西顥,其神執矩。 以薦幣玉,式陳簠簋。 神其格思,受天之祐。

清源雜詠 [ ] 王世貞

清源十日東風顛,陳家從事絕可憐。 不須伏爾誇投轄,我自能停步口船。

書故三司副使陳公詩軸後 [ ] 任希夷

如彼泉流必有源,陳家詩律自專門。 後山得法因鹽鐵,不減唐朝杜審言。

嚴陵舟還喜晴贈陳大用 [ ] 朱同

霜寒水落石如林,瀉壁直下三千尋。 溯流豈辭上灘澀,到家不厭尋源深。 片片浮雲或聚散,袞袞長江無古今。 此懷只有陳摶解,故喜扁舟論素心。

何氏初修族譜序 [ ] 文天祥

予嘗旅居江城時,有豐城耆逸何君誕孚。因予同年,樂安公時,謁於公館。時曰:“此吾宗居豐城之叔,月湖先哲同叔之五世孫。敬持家譜,敢與一言,以示後人。”餘於尚書公忝居,後時系同年。況其來,乃仁人孝子之意,可

高節樓 [ ] 鄭元祐

自古高節士,無如嚴子陵。 客星耀寒芒,歸隱不可徵。 婦人守婦節,之死矢不二。 以節加今名,或順或婉懿。 舍是而曰高,高豈在閨壼? 由名斯究實,於義竊未穩。 袁母陳氏媼,一邑稱淑賢。 訓兒昌家基,母老雪

西郊 [ ] 張英

西郊因扈直,分地禁林隂。 别館晴花滿,西山落照深。 軒車諳世路,鮭菜發鄉心。 節序催殘鬢,生涯付苦吟。

旌表門閭安人陳氏輓詞 [ ] 樓鑰

族姓朱陳盛,夫人事愈明。 老姑俱上壽,難弟各清名。 節行輝彤管,門閭照赤城。 寶鄰方有託,何忍送銘旌。

挽陳西老母 [ ] 徐照

夫人年八十,頭髮未如銀。 有子緣能孝,居家不似貧。 案頭經尚在,箱內藥初陳。 至日西門外,無非送葬人。

陳處士南園詩巻 [ ] 章懋

平泉金谷競豪華,幾度花時得在家。 爭似南園陳處士,曉看泉石暮煙霞。

壽陳蕉源 [ ] 釋今無

我聞金色妙智身,堅密過於金剛寶。 倒易三世如飛騰,寰中日月那能數。 檜柏蒼松薄劣根,南山東海成輕塵。 有大長者陳居士,妙得此智凌青春。 修長鬚髯梅花白,舌底風流妙入神。 大智文殊七佛師,福成利行號童子

上巳日澗南園期王山人陳七諸公不至 [ ] 孟浩然

搖艇候明發,花源弄晚春。 在山懷綺季,臨漢憶荀陳。 上巳期三月,浮杯興十旬。 坐歌空有待,行樂恨無鄰。 日晚蘭亭北,煙開曲水濱。 浴蠶逢姹女,采艾值幽人。 石壁堪題序,沙場好解紳。 羣公望不至,虛擲此

謁唐太史應德陳橋莊二首 [ ] 尹臺

一入陳橋棹即迷,深源何異武陵溪。 支離未厭壺丘病,寂寞仍耽潁水棲。 舊劍牀頭長緱蒯,新書案側欲噓藜。 微言更及玄筌理,不記參橫晚日西。

題韓處士墓銘、家譜後 [ ] 張昱

處士連姻俱相門,學傳莊節道彌尊。 幾編家集文章在,十世宗支譜系存。 猶喜繼韓能有子,尚憐承祭見諸孫。 頃原瞑目知無憾,手錄清規付後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