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筵:盛大的宴席。
- 燭臭:蠟燭燃燒時的氣味。
- 嬌嬈:嬌豔嫵媚。
- 茗碗:茶碗。
- 暗麝:淡淡的麝香氣味。
- 紅潮:因羞澀或激動而臉上泛起的紅暈。
- 佛珠:念珠,常用於佛教徒唸誦佛號時計數。
- 鬥草:古代一種遊戲,用草莖相鬥。
- 玉繫腰:用玉裝飾的腰帶。
- 靴樣淺:指靴子的樣式簡單。
- 走紅橋:在橋上行走,橋面因踩踏而顯得光亮。
翻譯
盛大的宴席上,蠟燭燃燒的氣味讓人煩惱,嬌豔的女子在月光下傾聽着簫聲。清涼的露水壓在衣上,沾染了淡淡的麝香,涼風吹過臉頰,散去了臉上的紅暈。佛珠已經換成了金色的纏臂,鬥草的遊戲新輸了,玉製的腰帶也繫上了。鄰家的女子最近裁製了樣式簡單的靴子,月光下,她被喚去走在光亮的橋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月夜下的宴會場景,通過細膩的感官描寫,展現了宴會的繁華與女子的嬌媚。詩中「華筵燭臭」與「茗碗持聽」形成對比,前者暗示了宴會的喧囂,後者則表現了女子的靜謐與雅緻。後半部分通過「暗麝」、「紅潮」等詞語,進一步以嗅覺和視覺的描寫,加深了場景的氛圍。結尾的「走紅橋」則帶有一種輕盈與歡快的節奏,使整首詩在繁華中不失清新,嬌媚中不失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