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泰陵詩

千林松檜鬱相回,永夜風生浣海哀。 萬國昔曾瞻氣象,五雲空復護崔嵬。 古來鳳鳥長難至,天上龍髯定不回。 苦憶焚香賜第日,報恩真愧濟時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鬆檜 (sōng guì):松樹和檜樹,常綠喬木。
  • 永夜:長夜。
  • 浣海:可能指海邊的洗滌,這裏比喻風聲如海浪般哀怨。
  • 萬國:指各國,泛指天下。
  • 五雲:五彩祥雲,古代常用來象徵吉祥。
  • 崔嵬 (cuī wéi):高聳的樣子。
  • 鳳鳥:鳳凰,傳說中的神鳥,象徵吉祥。
  • 龍髯:龍的鬍鬚,這裏比喻皇帝的遺蹟或遺物。
  • 賜第:賜予的府邸,指皇帝賜予的官職或榮譽。
  • 報恩:回報恩情。
  • 濟時才:指能夠救助時世、有才能的人。

翻譯

千林中的松樹和檜樹鬱鬱蔥蔥,相互環繞,長夜中風聲如海浪般哀怨。 曾經各國都仰望這裏的氣象,五彩祥雲空自環繞着高聳的陵墓。 自古以來,鳳凰這樣的吉祥之鳥難以到來,天上的龍髯也定然不會再回。 苦苦回憶起皇帝賜予府邸的那一天,我深感愧疚,因爲我的才能實在不足以報答這樣的恩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鄭泰陵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輝煌的懷念和對自身才能不足的愧疚。詩中「千林松檜」和「永夜風生」描繪了陵墓的幽靜與哀愁,而「萬國昔曾瞻氣象」和「五雲空復護崔嵬」則反映了陵墓曾經的輝煌與現今的孤寂。最後兩句直接抒發了詩人對皇帝恩賜的感激與自責,展現了一種深沉的歷史感和個人情感的交織。

王立道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