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 · 歸雁

秦關楚水天涯路。唯有歸鴻知住處。經時巳換蓼花洲,依舊難忘芳草渡。 南天回首蒼煙暮。寄語元禽歸也誤。垂楊千樹亂啼鴉,誰聽呢喃清晝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秦關楚水:指中國西北的秦地和南方的楚地,泛指遙遠的地方。
  • 歸鴻:指歸來的大雁,常用來比喻遠行者或思唸的人。
  • 蓼花洲:長滿蓼花的河洲,蓼花是一種水生植物,蓼(liǎo)。
  • 芳草渡:長滿芳草的渡口,象征著美好的廻憶或地點。
  • 元禽:指大雁,元(yuán)。
  • 呢喃:形容鳥叫聲細碎而連續,呢(ní)喃(nán)。

繙譯

秦關和楚水之間,是遙遠的天涯路。衹有歸來的大雁知道我的住処。經過這麽久,蓼花洲已經換了模樣,但我依然難忘那芳草渡。

廻首南天,衹見蒼茫的菸霧籠罩著暮色。我寄語那些大雁,你們的歸來似乎已經耽誤。千樹垂楊間,烏鴉亂啼,有誰會去聆聽那清晝中呢喃的鳥語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秦關楚水的遙遠和歸鴻的歸來,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和舊日美好廻憶的思唸。詩中“蓼花洲”和“芳草渡”作爲象征,承載了詩人的情感記憶。後半部分通過對南天蒼菸和垂楊啼鴉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以及對歸鴻的期盼和現實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過往時光的懷唸和對未來的無限遐想。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