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婦

· 王恭
草蟲鳴促織,深夜動鳴機。 玉手挑燈暗,羅衫染淚微。 常懷筐篚貢,又憶塞垣衣。 用盡閨中力,天邊雁未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筐篚(kuāng fěi):古代用來盛放織物或禮物的竹器。
  • 塞垣(sāi yuán):邊塞的城牆,這裡指邊疆地區。

繙譯

草叢中的崑蟲鳴叫,催促著織婦深夜裡啓動織機。 她的玉手在昏暗的燈光下挑動,羅衫上沾染了微弱的淚痕。 她時常懷唸著將織物裝入筐篚進貢,又想起邊疆戰士的衣物。 用盡了閨中的全部力量,但天邊的雁群還未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勤勞的織婦在深夜中辛勤工作的情景。詩中,“草蟲鳴促織”一句,既描繪了夜晚的甯靜,又暗示了織婦的忙碌。通過“玉手挑燈暗,羅衫染淚微”的細膩描寫,展現了織婦的辛苦和對邊疆戰士的牽掛。最後兩句“用盡閨中力,天邊雁未歸”,則表達了織婦對遠方親人的思唸和無盡的勞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女性堅靭不拔的精神風貌。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