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新寧高魯仲心遠堂
門外有人事,門裏無俗聲。超然心境靜,邈爾塵慮清。
宛如林下安禪客,身寄蒲團意空寂。又如仙客味丹經,玄牝門中澹而嘿。
有時拂幾獨鳴琴,希聲忽度緇帷林。猗蘭掩抑東歸思,沂泗春波千丈深。
橫經只在閒堂裏,浩蕩真源了無際。臥想羲皇軒後時,坐夢無懷葛天氏。
鬆桂青青半佔山,泮林多暇日應還。誰知一片靈臺曲,更在孤雲杳靄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邈爾(miǎo ěr):遙遠的樣子。
- 安禪:指坐禪修行。
- 蒲團:僧侶坐禪及跪拜時所用的蒲草編成的圓形墊具。
- 玄牝(xuán pìn):道家指道的母體,比喻深奧的道理或本源。
- 澹而嘿(dàn ér mò):平靜而沉默。
- 希聲:微弱的聲音。
- 緇帷(zī wéi):黑色的帷幕,比喻深邃的境界。
- 猗蘭:古代一種香草,此處可能指琴曲《猗蘭操》。
- 掩抑:壓抑,抑制。
- 沂泗(yí sì):古代兩條河流,此處可能指琴曲《沂水》。
- 橫經:指讀書學習。
- 浩蕩:廣闊無邊。
- 真源:真正的本源或本質。
- 羲皇軒後:指古代的帝王,羲皇即伏羲,軒後即軒轅黃帝。
- 無懷葛天氏:無懷氏和葛天氏,都是古代傳說中的帝王,此處指古代的理想時代。
- 泮林:古代學宮周圍的樹林。
- 多暇日:有很多空閒時間。
- 靈臺:心靈,內心。
- 杳靄(yǎo ǎi):深遠而朦朧的景象。
翻譯
門外是紛擾的世事,門內卻無世俗的喧囂。心境超然寧靜,塵世的憂慮遙遠而清淨。 宛如林中坐禪的僧侶,身在蒲團上心卻空靈寂靜。又如仙人品味着丹經,深奧的道理中平靜而沉默。 有時獨自在几案旁彈琴,微弱的聲音穿越深邃的帷幕。琴聲壓抑着東歸的思緒,如同沂泗的春波深不可測。 在閒靜的堂中讀書學習,廣闊的真諦無邊無際。臥牀時想象羲皇軒轅的時代,坐夢無懷葛天氏的理想國度。 松樹和桂樹青翠半遮山,學宮的樹林中有很多空閒時光。誰知這一片心靈的深處,更在孤雲和朦朧的遠方之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追求心靈寧靜的境界。詩人通過對「門外」與「門裏」的對比,展現了世俗與內心的對立。詩中運用了「安禪」、「蒲團」、「玄牝」等佛教和道家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深奧哲理的追求和對內心平靜的嚮往。後半部分通過「沂泗春波」、「羲皇軒後」等意象,進一步抒發了對古代理想時代的懷念和對知識追求的滿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