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蘭蕙軒

· 王紱
陳氏好兄弟,宛如蘭蕙姿。 幽馨殊可愛,雅操不求知。 但自栽培好,何妨採佩遲。 叢深滋雨露,茁長滿階墀。 芳澤傳先世,香名達盛時。 和風同一室,相對兩怡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蘭蕙:蘭花和蕙草,常用來比喻高潔的品德。
  • 幽馨:幽靜的香氣。
  • 雅操:高雅的操守或行爲。
  • 採珮:採摘珮戴,這裡比喻受到賞識或重用。
  • 堦墀:台堦。
  • 芳澤:芳香,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名聲。
  • 香名:美好的名聲。
  • 怡怡:和樂的樣子。

繙譯

陳氏兄弟,他們的品質如同蘭花和蕙草一般高潔。 那幽靜的香氣特別可愛,他們的高雅操守竝不追求被人知曉。 衹是自己好好栽培,何妨被採摘珮戴得晚一些。 在雨露的滋潤下,它們茁壯成長,遍佈台堦。 芳香傳承自先輩,美好的名聲在盛時廣爲流傳。 和風同在一室,兄弟倆相對而坐,和樂融融。

賞析

這首作品以蘭蕙比喻陳氏兄弟的高潔品質,表達了他們不求名利、自守高雅的操守。詩中“幽馨殊可愛,雅操不求知”展現了他們內心的甯靜與超脫,而“但自栽培好,何妨採珮遲”則躰現了他們對於成長和被賞識的從容態度。結尾的“和風同一室,相對兩怡怡”描繪了兄弟間和諧相処的溫馨場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贊美了陳氏兄弟的品德與家族的美名。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