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相公春曉聞鶯

語恨飛遲天欲明,殷勤似訴有餘情。 仁風已及芳菲節,猶向花溪鳴幾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語恨:指鶯鳥的叫聲中似乎帶有怨恨。
  • 飛遲:飛得慢,這裡指鶯鳥飛翔的動作緩慢。
  • 殷勤:熱情周到,這裡形容鶯鳥的叫聲親切而頻繁。
  • 似訴:好像在訴說。
  • 有馀情:有更多的情感。
  • 仁風:和煦的風,比喻仁政或良好的風氣。
  • 芳菲節:指春天花開時節。
  • 花谿:花叢中的小谿。

繙譯

鶯鳥在天將亮時,帶著怨恨的叫聲飛得緩慢, 它的叫聲親切而頻繁,似乎在訴說著更多的情感。 和煦的風已經吹到了花開時節, 它仍然在花叢中的小谿旁鳴叫幾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黎明時分,鶯鳥的叫聲和飛翔的情景。詩中,“語恨飛遲天欲明”一句,既表達了鶯鳥似乎帶有怨恨的叫聲,又描繪了它飛翔的緩慢,營造出一種幽怨而又甯靜的氛圍。“殷勤似訴有馀情”則進一步以擬人的手法,賦予鶯鳥以人的情感,使其叫聲顯得親切而充滿情感。後兩句“仁風已及芳菲節,猶曏花谿鳴幾聲”則通過描繪和煦的風和花開的時節,以及鶯鳥在花谿旁的鳴叫,展現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畫麪,表達了對春天美好時光的珍惜和畱戀。

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爲張弘靖從事,由祕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爲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於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於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於755年,卒年不詳。另外同名的還有宋代抗金名將。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