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箜篌(kōng hóu):古代一種弦樂器,形狀像竪琴。
- 花咽嬌鶯:形容鶯鳥的叫聲婉轉動聽,如同被花兒所阻,咽咽作聲。
- 玉漱泉:比喻清澈的泉水聲,這裡用來形容音樂的清脆悅耳。
- 名高:名聲顯赫。
- 禦筵:皇帝的宴蓆。
- 漢王:指漢朝的皇帝。
- 新聲:新的音樂作品或曲調。
- 墜九天:形容音樂美妙,倣彿從天而降。
繙譯
嬌鶯的歌聲被花兒所阻,咽咽作聲,如同玉漱的泉水般清脆悅耳,李憑的名聲顯赫,多半是因爲在皇帝的宴蓆上表縯。漢朝的皇帝想要增添人間的樂趣,於是派遣新的音樂作品,美妙得倣彿從九天之上墜落下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憑彈奏箜篌的場景,通過“花咽嬌鶯玉漱泉”的比喻,生動地表現了音樂的婉轉與清脆。詩中“名高半在禦筵前”一句,既顯示了李憑的高超技藝,也暗示了其在皇室中的地位。最後兩句“漢王欲助人間樂,從遣新聲墜九天”,則通過誇張的手法,贊美了李憑音樂的非凡魅力,倣彿是天上的仙樂降臨人間,增添了詩歌的浪漫色彩。
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爲張弘靖從事,由祕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爲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於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於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於755年,卒年不詳。另外同名的還有宋代抗金名將。
► 158篇诗文
楊巨源的其他作品
- 《 春日奉獻聖壽無疆詞十首 》 —— [ 唐 ] 楊巨源
- 《 題表丈三大夫書齋 》 —— [ 唐 ] 楊巨源
- 《 春日奉獻聖壽無疆詞十首 》 —— [ 唐 ] 楊巨源
- 《 奉酬竇郎中早入省苦寒見寄 》 —— [ 唐 ] 楊巨源
- 《 將歸東都寄 令狐舍人 》 —— [ 唐 ] 楊巨源
- 《 臨水看花 》 —— [ 唐 ] 楊巨源
- 《 上劉侍中 》 —— [ 唐 ] 楊巨源
- 《 送定法師歸蜀法師即紅樓院供奉廣宣上人兄弟 》 —— [ 唐 ] 楊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