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秋日入鄧玄度鏡園得詩十章次杜少陵過何氏山林韻乙丑春正月重入鏡園複次少陵重過何氏山林二十韻得詩五章

· 張萱
擊鉢韻常險,敲燈話更長。 瓦盤供菜甲,石鼎試茶鎗。 但種陶潛秫,休持蔡澤梁。 重來花信好,酌醴薦東皇。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擊鉢:敲擊鉢盂,古代一種遊戲,用以計時或作爲音樂節奏。
  • 菜甲:蔬菜的嫩葉。
  • 石鼎:石頭製成的鼎,古代用於煮食或作爲禮器。
  • 茶鎗:煮茶的器具,類似於現在的茶壺。
  • 陶潛秫:指陶淵明所種的秫米,秫是一種高粱,陶淵明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此處借指隱居生活。
  • 蔡澤梁:蔡澤是戰國時期的人物,梁指橋樑,這裏可能指蔡澤的故事或其代表的某種意義,具體不詳。
  • 花信:花開的消息,指春天。
  • :甜酒。
  • 東皇:古代神話中的春神,主管春天。

翻譯

敲擊鉢盂的韻律總是那麼險峻,敲打燈火的談話更是綿長。 瓦盤上供奉着新鮮的蔬菜嫩葉,石鼎中嘗試着煮茶的器具。 只願種植陶淵明那樣的秫米,不要執着於蔡澤的橋樑。 再次來到這裏,花開的訊息正好,用甜酒祭奠東皇,慶祝春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夜晚的寧靜與愜意,通過敲擊鉢盂和燈火下的長談,營造出一種閒適的氛圍。詩中提到的陶潛秫和蔡澤梁,分別代表了隱居生活的簡樸與世俗的紛擾,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最後,詩人以春天的花開和甜酒祭奠東皇,寄託了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情懷。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