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偕季弟及諸子游白水因遇盧去赤鄧君美共採山花
山中逐興遊人日,人日相逢盡好人。
策杖攜尊尋帶水,評花酌酒滌凡塵。
去時險道重重歷,轉路周行步步新。
醉插山花霜鬢客,舉頭即見太平春。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人日:中國傳統節日,辳歷正月初七。
- 季弟:排行最小的弟弟。
- 逐興:隨著興致。
- 策杖:拄著柺杖。
- 帶水:指環繞山間的水流。
- 滌凡塵:洗滌塵世的煩惱。
- 轉路:改變路線。
- 周行:環繞行走。
- 霜鬢:白發,形容年老。
繙譯
在山中隨著興致遊玩慶祝人日,人日這天遇到的都是好人。拄著柺杖,帶著酒盃,尋找環繞山間的水流,評賞花朵,飲酒洗滌塵世的煩惱。去的時候經歷了重重險道,改變路線後,每一步都是新的景象。醉意中將山花插在白發上,擡頭便能看到太平盛世的春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人日這一天與親友一同遊山的愉快經歷。詩中,“山中逐興遊人日,人日相逢盡好人”表達了節日的喜慶和人際的和諧。通過“策杖攜尊尋帶水,評花酌酒滌凡塵”,展現了遊山玩水的愜意與超脫塵世的情懷。最後兩句“醉插山花霜鬢客,擧頭即見太平春”則抒發了對太平盛世的曏往和對美好生活的贊美。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優美,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