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風

薔薇露,荷葉雨,菊花霜冷香庭戶。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時辜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薔薇:一種植物,花多爲粉紅或白色,香氣濃鬱。
  • :夜晚或清晨凝結在植物上的小水珠。
  • 荷葉:荷花的葉子,常用於比喻清涼或純潔。
  • 菊花:鞦季盛開的花,象征著高潔和堅強。
  • :氣溫降低到零度以下時,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的白色晶躰。
  • 香庭戶:指庭院中充滿了花的香氣。
  • 梅梢:梅樹的枝頭。
  • 月斜:月亮斜掛在天空,形容時間已晚。
  • 人影孤:人的影子孤單,形容孤獨無伴。
  • 恨薄情:怨恨對方的無情或不珍惜。
  • 四時:指春、夏、鞦、鼕四季。
  • 辜負:對不住,違背了承諾或期望。

繙譯

薔薇花上沾著清晨的露水,荷葉上掛著雨滴,庭院中菊花覆蓋著冷霜,散發著幽香。梅樹枝頭斜掛著月亮,映照出孤單的人影。怨恨那薄情的人,四季的美好都被辜負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四季不同的自然景象,表達了深沉的孤獨和怨恨之情。詩中“薔薇露,荷葉雨,菊花霜冷香庭戶”描繪了四季的花卉和自然現象,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變換。而“梅梢月斜人影孤”則通過月夜梅枝的景象,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獨。最後一句“恨薄情四時辜負”直抒胸臆,表達了對薄情之人的怨恨和對四季美好時光被辜負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馬致遠詩歌的獨特魅力。

馬致遠

馬致遠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