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釋
九天:極高的天空。李白《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鶚:猛禽,通稱魚鷹。孔融《薦禰衡表》:“鷙鳥累百,不如一鶚。”後世因以推賢薦能爲“鶚薦”這裏是作者以鵰鶚自喻。
中原:泛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布衣:指沒有做官的知識分子。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南陽。”
登樓意:漢末王粲以西京喪亂,避難荊州,未能得到劉表的賞識,於是作《登樓賦》以抒發其才能不得施展而產生的思鄉情緒。
天梯:登天的梯子。范成大《奠唐少樑晉仲兄墓下》詩:“青雲何處用天梯。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天:極高的天空。
- 鵰鶚:兩種猛禽,這裏比喻志向高遠的人。
- 困煞:非常困頓,無法解脫。
- 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古代中國的中心地帶。
- 布衣:平民百姓,沒有官職的人。
- 登樓意:登高望遠的願望。
- 恨無天上梯:比喻無法達到高遠的理想。
翻譯
夜晚,西風中,九天之上鵰鶚翱翔。我這中原的平民,卻困頓不堪。 悲傷啊,我的故友,你是否知道我的心情?我有着登高望遠的願望,卻恨沒有通往天上的梯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有志難伸的平民在夜晚的深沉感慨。通過「九天鵰鶚飛」與「困煞中原一布衣」的對比,突顯了主人公的壯志與現實的落差。結尾的「恨無天上梯」更是深刻表達了主人公對於無法實現理想的無奈和悲憤。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馬致遠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馬致遠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68篇诗文
馬致遠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水仙子 · 夜雨 》 —— [ 元 ] 徐再思
- 《 雙調 · 蟾宮曲 · 別友 》 —— [ 元 ] 周德清
- 《 越調 · 柳營曲 · 嘆世 》 —— [ 清 ] 馬謙齋
- 《 越調 · 黃薔薇過慶元貞 · 御水流紅葉 》 —— [ 元 ] 顧德潤
- 《 【雙調】得勝樂夏 》 —— [ 元 ] 白樸
- 《 雙調 · 天香引 · 西湖感舊 》 —— [ 明 ] 湯式
- 《 雙調 · 壽陽曲 》 —— [ 元 ] 貫雲石
- 《 雙調 · 得勝令 · 四月一日 》 —— [ 元 ] 張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