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夫軍細柳
譯文
注釋
這篇並不是古詩詞,而是一篇文言文,以下是對它的翻譯和賞析:
註釋
- 周亞夫:西漢時期名將、丞相,太尉周勃的次子。
- 軍:駐軍、駐紮。
- 細柳:地名,在今陝西咸陽西南。
- 文帝:即漢文帝劉恆。
- 宗正:掌管皇族事務的官員。
- 劉禮:漢文帝時封楚國,負責守衛長安東南的灞上。
- 祝茲侯:封號。
- 徐厲:漢文帝時將領。
- 河內守:河內郡的郡守。
- 霸上:地名,亦作灞上,在今陝西西安東,因地處霸水西高原上得名,爲古代軍事要地。
- 棘門:地名,在今陝西咸陽東北。
- 被:通「披」。
- 彀弓弩:張開弓弩。彀,張開。
- 持滿:把弓拉滿。
- 先驅:先頭部隊、先鋒。
- 且:將要。
- 軍門都尉:守衛軍營的將官,職位低於將軍。
- 詔:皇帝發佈的命令。
- 居無何:過了不久。
- 節:符節,皇帝給的憑證。
- 壁門:營門。
- 介冑:介,鎧甲。胄,頭盔。介冑在這裏用作動詞,指披甲戴盔。
翻譯
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於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爲將軍,駐軍在霸上;祝茲侯徐厲爲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爲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匈奴侵擾。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驅馬長驅直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着馬迎送。隨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鋒利的兵器,開弓搭箭,弓拉滿弦。皇上的先行衛隊到了營前,不準進入。先行的衛隊說:「皇上將要駕到。」鎮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命令。』」過了不久,皇上駕到,也不讓進入。於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節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衛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定,軍營中不準驅車奔馳。」於是皇上的車隊也只好拉住繮繩,慢慢前行。到了大營,將軍周亞夫手持兵器,雙手抱拳行禮說:「我是盔甲在身的將士,不便跪拜,請允許我按照軍禮參見。」皇上因此而感動,臉上的神情也改變了,俯身扶着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後離去。
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感嘆地說:「啊!這纔是真正的將軍。先前的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匈奴是完全可以通過偷襲而俘虜那裏的將軍,至於周亞夫,豈是能夠侵犯他的嗎!」長時間對周亞夫讚歎不已。
賞析
本文通過漢文帝巡視、慰勞駐軍的場面,表現了周亞夫治軍嚴謹、忠於職守的「真將軍」風範。文章開頭交代背景,匈奴入侵,朝廷重兵駐紮三處。接着描寫漢文帝勞軍的經過,在霸上和棘門,軍隊鬆鬆垮垮,而在細柳營,士兵嚴陣以待,軍紀嚴明。面對天子到來,周亞夫堅持按軍規行事,不阿諛奉承,展現出他的剛正不阿。文帝離開後的感嘆,突出了周亞夫的卓越軍事才能和高尚品質,也從側面反映出漢文帝的知人善任。全文語言簡潔,情節緊張生動,人物形象鮮明,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意義。

司馬遷
司馬遷的其他作品
- 《 史記 · 十二本紀 · 秦始皇本紀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三十世家 · 宋微子世家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记 · 十表 · 六國年表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七十列傳 · 扁鵲倉公列傳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三十世家 · 留侯世家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七十列傳 · 衛將軍驃騎列傳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七十列傳 · 樊酈滕灌列傳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七十列傳 · 屈原賈生列傳 》 —— [ 漢 ] 司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