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 · 第十七則
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譯文
客觀的詩人,不能不多去閱歷世俗風情。在社會生活中經歷越深入的人,所寫的材料就能越豐富,越顯得變化多端,譬如《水滸傳》、《紅樓夢》的作者就是這樣的。而主觀的詩人,不必多去閱歷世俗風情。在社會生活中經歷越淺薄的人,他的性情就越真切純粹,譬如李煜就是這樣的人。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客觀之詩人:指以描寫客觀世界、反映社會現實爲主的詩人。
- 閱世:經歷世事,體驗人生。
- 主觀之詩人:指側重於抒發自身主觀情感、內心世界的詩人 。
- 李後主:即李煜,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末代君主,他的詞作多以抒發自己的情感爲主,情感真摯深沉。
翻譯
側重於描寫客觀世界的詩人不能不廣泛地經歷世事,經歷的世事越深刻,創作的素材就會越豐富、越多樣,像《水滸傳》《紅樓夢》的作者便是如此。側重於抒發主觀情感的詩人不一定需要過多地經歷世事,經歷的世事越淺,其性情反而越發純真,南唐後主李煜就是這樣的人。
賞析
這段話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不同類型詩人創作特點的精妙論述。他清晰地劃分了「客觀之詩人」與「主觀之詩人」兩種類別,並指出了他們在創作上對人生閱歷需求的不同。
對於「客觀之詩人」,王國維認爲需要豐富的世事閱歷,因爲只有深入體驗生活,才能積累大量生動、多元的素材,從而像《水滸傳》作者塑造出衆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展現廣闊的社會畫卷,《紅樓夢》作者以細膩筆觸勾勒出龐大複雜的家族興衰與人性百態。
而「主觀之詩人」,他以李後主爲例,認爲不用太多經歷世事,因爲較少的塵世沾染能讓詩人的性情保持純真,這種純真使他們創作時能夠直抒胸臆,讓真摯的情感躍然紙上。李煜的詞作多是個人情感的自然傾瀉,如亡國後的哀思等,以純粹的情感打動讀者。
這段論述不僅爲理解不同詩人及作品提供了獨特視角,也體現了王國維對文學創作規律的深刻洞察,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
王國維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人間詞話 · 第五十九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三十一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六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二十六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五十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二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六十一則 》 —— [ 清 ] 王國維
- 《 人間詞話 · 第五十四則 》 —— [ 清 ] 王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