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馬圖經序

慧則通,通則無所不達;專則精,精則無所不妙。故庖丁之解牛,郢人之運斤,師曠之聽,離婁之視。大至於堯舜之仁,桀紂之惡;小至於擲豆起蠅,巾角拂棋,皆臻至理者何?妙而已。 後世之人,不惟學聖人之道,不到聖處。雖嬉戲之事,亦得依稀彷彿而遂止者多矣。夫博者無他,爭先術耳。故專者能之。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已。 自南渡來流離遷徙,盡散博具,故罕爲之。然實未嘗忘於胸中也。今年冬十月朔,聞淮上警報,江浙之人,自東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謀入城市,居城市者謀入山林,旁午絡繹,莫卜所之。易安居士亦自臨安泝流,涉嚴灘之險,抵金華,卜居陳氏第。乍釋舟楫而見軒窗,意頗釋然。更長燭明,奈此良夜乎?于是乎博弈之事講矣,且長行、葉子、博塞、彈棋,是無傳者。打揭、大小、豬窩、族鬼、胡畫、數倉、睹快之類,皆鄙俚,不經見。藏酒、摴蒲、雙蹙融,近漸廢絕。選仙、加減、插關火,質魯任命,無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戲、奕棋,又惟可容二人。獨采選、打馬,特爲閨房戲。 長恨采選叢繁,勞於檢閱,故能通者少,難遇勍敵。打馬簡要,而苦無文采。按打馬世有兩種:一種一將十馬者,謂之關西馬;一種無將二十馬者,謂之依經馬。流行既久,各有圖經凡例可考。行移賞罰,互有同異。又宣和間,人取兩種馬,參雜加減,大約交加徹倖,古意盡矣,所謂宣和馬者是也。予獨愛依經馬,因取其賞罰互度,每事做數語,隨事附見,使兒輩圖之。不獨施之博徒,實足貽諸好事,使千萬世後,知命辭打馬,始自易安居士是也。 紹興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易安室序。
拼音

注釋

打馬圖經序:這是李易安爲其所編著的《打馬圖經》一書寫的序。 慧:聰慧。 通:通曉。 庖(páo)丁之解牛:《莊子·養生主》塑造的一個特別精於宰牛的人。 郢(yǐng)人之運斤:《莊子·徐無鬼》塑造一個特別會使斧子的人。 師曠:春秋時晉國樂師,能聽音樂辨吉凶。 離姿:傳説中黃帝時視力最好的人,能在百步之外看見秋毫之末。 堯、舜:傳説中的兩位聖君。 桀、紂:夏商兩朝的末代暴君。 擲豆起蠅: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四》載:時人張芬能用綠豆擊蒼蠅,十不失一。又能赤手捉蒼蠅,也是手到擒來。 巾角拂棋:《世説新語·巧藝》載:魏文帝曹丕善彈棋,可以不用手而用手巾角彈,另有一人比魏文帝更善彈,能用頭巾角彈。 臻(zhēn):達到。 妙:精妙。 依稀彷彿:粗略、大槪。 博:賭輸贏的遊戲。 耽:沉迷。 進:贏。 博具:遊戲用的工具。 朔:陰歷每月的初一日。 淮上:淮河沿綫。 旁午絡繹:交錯夾雜,往來不絶。 卜:選擇。 泝(sù)流:逆流上行。泝,同「溯」。 嚴灘:見《夜發嚴灘》。 金華:地名,在今浙江金華。 釋舟揖:指下船上岸。 軒窗:指代房屋。 更長:夜長。 講:講論、講習。 長行、葉子、博塞、彈棋:皆古代博戲。 打揭、大小豬窩、族鬼、胡畫、數倉、賭快:皆古代博戲。 不經見:指不登大雅之堂。 藏酒、摴蒲(chū jú)、雙蹙融:皆古代博戲。 選仙、加減、插關火:皆古代博戲。 質魯任命:博法簡單,全憑運氣。 象棋:象棋。 弈棋:圍棋。 采選:又作「彩選」,古代博戲的一種。 叢繁:指複雜。 勍(qíng)敵:勁敵。勍,強。 文采:指花樣。 圖經凡例:指遊戲規則的説明圖表及文字。 關西馬:在宋代主要流行於關西地區的打馬遊戲玩法,每位棋手有一箇將棋子和十箇馬棋子。 依經馬:在宋代主要流行於中國東中部的打馬遊戲玩法,棋盤有九十一格,棋手由二至五人,每位棋手有二十箇馬棋子,沒有將棋子。 交加僥幸:增添運氣的成份。 宣和馬:在宣和年間流行打馬規則,是關西馬和依經馬規則組合。每位棋手有二十箇馬棋子,行棋規則介於關西馬和依經馬之間。 互度:規則。 見:見解。 圖:繪製圖表。 貽:畱贈。 命辭:相當於「題辭」。 紹興四年:宋高宗紹興四年(西元一一三四年)。

李易安以詞名世,生前身後都獲得了極高聲譽。與詞相比,她的文章傳世很少,不過寥寥數篇。在這數篇中以打馬遊戲爲題材的就有三篇:《打馬圖經序》、《打馬賦》、《打馬圖經命詞》。 李易安撰有《打馬圖經》一卷,書中有序有賦、有圖有例有論。而《打馬圖經序》(又被稱爲《打馬圖序》)是易安爲《打馬圖經》的序言。 本文優美暢達,富於情感。清人周中孚評價《打馬圖經序》:「文詞工雅可觀,非他人所及也。」《打馬圖經序》作於宋紹興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寫作順序當在《打馬圖經》之後,《打馬賦》之前。

賞析

【肯定評價】 《打馬圖序》是一篇敍議密綸的優美文字。作者通過敍述打馬圖經的問世,主要抒寫平生喜好博戲的性情,而識見自在其中。筆者自云「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又謂「自南渡來流離遷徙,盡散博具,故罕爲之,然實未嘗忘於胸中也。」至其歷難始安,卜居金華「於是乎博弈之事講矣」。李易安提出,「夫博者無他,爭先術耳,」雖論遊戲,但覺懍然之氣撲面,與不思進取步步退讓的南宋朝廷相比,可謂霄壤之別。易安在列舉了博弈之種種或「近世無傳」,或「鄙俚不經見」,或「質魯任命,無所施人智巧」,或僅「可容二人」之後,得出「獨采選、打馬,特爲閨房雅戲」的結論。但「采選叢繁,勞於檢閲,故能通者少,難遇勁敵。打馬簡要,而苦無文采。」於是,易安在「依經馬」的基礎上「取其賞罰互度,每事作數語,隨事附見,使兒輩圖之。不獨施之博徒,實足貽諸好事。使千萬世後,知命辭打馬,始自易安居土也。」點出了首創「命辭打馬」的良由美願。這篇序文優美暢達,富於情感。至於文中對博戲眾多種類的熟知與了解,對各種博戲精當簡潔、爽直犀利的品議與評騭,又足可看出識見廣博。 【否定評價】 相對大多數肯定的評價,中南大學文學院的楊雨教授以女人的角度對易安進行了批評,給予了「好色」、「好賭」、「好酒」的評價,其中易安的好賭特性,楊雨教授就是用《打馬圖序》爲例:易安是「賭神」,沉迷於賭博,也得有眞憑實據,楊雨教授就給大家介紹了這麽一箇例子:易安愛賭到了什麽程度呢?北宋滅亡以後,爲了躲避金兵,易安跟著達官貴人們一起逃難。兵荒馬亂的時候,她還念念不忘賭博的事兒。人家説「三天不練手生」,她是三天不賭手痒啊。衹要稍一安定,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緊把賭具找出來,賭一把再説! 有人説易安是個賭棍,還眞不是冤枉她。如果嫌「賭棍」這兩箇字聽起來不大雅觀,可以換箇詞,就像《古今女史》所説的那樣,稱她爲「博家之祖」——賭博的祖師爺。這頂高帽子可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戴的,賭棍不雅,那就再贈她一個當之無愧的外號——賭神!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庖丁:名丁的廚工。庖(páo)。
  • 郢人:楚國郢都的人。郢(yǐng)。
  • 運斤:揮動斧頭。斤,斧頭。
  • 師曠:春秋時晉國的樂師。
  • 離婁:又稱離朱,黃帝時人。
  • 至理:最根本的道理。
  • 堯舜:唐堯和虞舜的並稱。
  • 桀紂:夏桀和商紂的並稱。
  • :這裏指賭博一類的遊戲。
  • :沉溺,入迷。
  • :農曆每月初一。
  • 旁午:交錯,紛繁。
  • 絡繹:連續不斷。
  •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號。
  • 長行:一種古代的博戲。
  • 葉子:古代博戲用具或紙牌。
  • 博塞:博戲。
  • 彈棋:古代的一種棋類遊戲。
  • 打揭:一種賭博遊戲。
  • 大小:一種博戲。
  • 豬窩:可能是一種較通俗的博戲。
  • 族鬼:一種博戲。
  • 胡畫:可能是一種簡單的遊戲。
  • 數倉:大概是某種計算類的遊戲。
  • 睹快:可能是一種看誰快的遊戲。
  • 摴蒲:古代的一種博戲。
  • 雙蹙融:一種博戲。
  • 選仙:一種博戲。
  • 加減:大概是一種簡單的計算類遊戲。
  • 插關火:可能是一種有規則轉換的遊戲。
  • 象戲:象棋。
  • 採選:一種遊戲。
  • 打馬:一種遊戲。
  • 勍敵:強敵。勍(qíng)。
  • 關西馬:打馬遊戲的一種玩法。
  • 依經馬:打馬遊戲的一種玩法。
  • 圖經:附有圖畫、地圖的書籍或地理志。
  • 凡例:書前說明本書內容、體例的文字。
  • 徹幸:可能是某種規則或策略。

翻譯

聰明就會貫通,貫通就沒有什麼不能達到的;專注就會精湛,精湛就沒有什麼不美妙的。所以像庖丁解牛,郢人運斧,師曠聽聲,離婁視物。大到堯舜的仁慈,桀紂的兇惡;小到投擲豆子驚起蒼蠅,用頭巾角拂動棋子,都能達到最根本的道理是爲什麼呢?是因爲巧妙啊。

後世的人,不只是學習聖人之道,達不到聖人的境界。即使是嬉戲之類的事情,也是大概學個樣子就停止的人很多。賭博這類事沒別的,就是爭先的技巧罷了。所以專注的人能擅長。我天性喜歡賭博,凡是所說的賭博我都沉迷,晝夜常常忘記睡覺和吃飯,但一生無論多少輸贏我從未不繼續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爲精湛啊。

自從南渡以來流離遷徙,把所有的賭博用具都散失了,所以很少玩了。但實際上從未在心中忘記。今年冬天十月初一,聽到淮上有警報,江浙的人,從東跑到西,從南跑到北;住在山林的人謀劃進入城市,住在城市的人謀劃進入山林,交錯連續,不知道去哪裏。易安居士也從臨安逆流而上,經過嚴灘的艱險,到達金華,寓居在陳家的房子裏。剛下船見到房屋,心情很是釋然。又長又亮的蠟燭,如何度過這美好的夜晚呢?於是賭博之類的事又提起了,而且長行、葉子、博塞、彈棋,這些都沒有流傳下來。打揭、大小、豬窩、族鬼、胡畫、數倉、睹快之類的,都很粗俗淺顯,不常見。藏酒、摴蒲、雙蹙融,近來逐漸被廢棄滅絕。選仙、加減、插關火,質樸魯鈍聽天由命,沒什麼讓人施展智慧和巧思的。大小象戲、弈棋,又只能兩個人玩。唯獨採選、打馬,特別適合女子玩。

總是遺憾採選太繁雜,查閱起來費力,所以能精通的人少,難以遇到強敵。打馬簡單扼要,但又苦於沒有文采。按打馬世間有兩種:一種是一將十馬的,叫做關西馬;一種是無將二十馬的,叫做依經馬。流行已經很久了,各自有圖經和凡例可以考查。行爲移動的賞罰,彼此有相同和不同。又在宣和年間,人們取兩種馬,相互摻雜增減,大概

賞析

這篇序文首先闡述了智慧與專注對於技藝和事理通達的重要性,以諸多事例來表明精湛技藝所達到的境界。接着敘述自己對賭博遊戲的喜愛以及因南渡而散失博具的情況,然後介紹了各種賭博遊戲的特點和現狀。其中詳說了採選的繁雜和打馬的簡要,強調了打馬的獨特性。還提到打馬有兩種玩法及相關規則等。最後表明自己獨愛依經馬併爲之作圖作注的緣由。這篇序文展示了李清照對賭博遊戲的深入瞭解和獨特見解,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遊戲文化和生活風貌。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山東省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