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 頓漸 · 第二節

僧志徹,江西人,本姓張,名行昌,少任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爲第六祖,而忌祖師傳衣爲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刺師。師心通,預知其事,即置金十兩於座間。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行昌揮刃者三,悉無所損。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負汝金,不負汝命。”行昌警僕,久而方蘇,求哀悔過,即願出家。師遂與金,言汝且去,恐徒衆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行昌稟旨宵遁,後投僧出家,具戒精進。一日,憶師之言,遠來禮覲。師曰:“吾久念汝,汝來何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其惟傳法度生乎?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爲解說。”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師曰:“《涅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爲講說,無一字一義不合經文。乃至爲汝,終無二說。”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示。”師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是佛說真無常義。佛比爲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汝今依言背義,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行昌忽然大悟,說偈曰:“因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猶春池拾礫。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前。非師相授與,我亦無所得。”師曰:“汝今徹也,宜名志徹。”徹禮謝而退。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僧人志徹,江西人,俗家姓張,名叫行昌,少年時喜歡做行俠仗義之事。自從南宗和北宗分庭抗禮之後,兩位宗主雖然沒有彼此爭鋒的意思,兩派的徒衆卻互相競賽比拼。當時北宗的門人們,自己擁立神秀大師做禪宗第六代祖師,又忌諱慧能大師得到了五祖衣鉢的事已經被天下人所知,就派行昌前來刺殺慧能大師。大師心有靈感,預知這件事,就準備了十兩金子放在座位上。到了晚上,行昌潛入六祖的居室,要殺害大師。大師伸出脖子讓他砍,行昌連砍了三刀,大師毫髮無損。大師說:“正直的劍俠不會有邪惡的行爲,邪惡的劍客就不正直。我只欠你黃金,不欠你性命。”行昌驚嚇得撲倒在地,過了很久才甦醒過來,調伏二仙向大師哀求悔過,願意剃髮出家。大師把金子給他,說你先去吧,恐怕我的徒弟們知道了會加害於你,你過幾天改裝再來,我那時會收你爲徒。行昌遵照囑咐連夜逃遁,後來皈依佛門出家,受了具足戒,努力修行。有一天,他想起了大師的話,遠道前來向大師頂禮參拜。大師說:“我想念你很久了,你怎麼來得這麼晚?”行昌回答:“以前承蒙和尚饒恕了我的罪過,現在我雖然出家苦苦修行,到底難以報答您的大恩大德,只有追隨您弘揚佛法普度衆生才能報答您吧?弟子經常閱覽《涅槃經》,卻不懂‘常’和‘無常’的意義,請和尚大發慈悲,大概給我解釋一下。”大師說:“無常,就是佛性。有常,就是一切區別善和惡的心思。”行昌說:“和尚您說的,與經文上說的完全不一樣。”大師說:“我傳的是以心印心的佛法,怎麼敢違背佛經呢?”行昌說:“經文上說佛性是有常,和尚卻說是無常。分別善惡的心思乃至修行成就菩提的意識,都是無常,和尚卻說是有常。這和經文上說的完全不一樣,讓我更加疑惑不解了。”大師說:“這《涅槃經》,我以前聽無盡藏朗讀了一遍,就給他解說其中微言大義,沒有一字一義是不符合經文的。現在對你講,也沒有兩樣。”行昌說:“我的見識淺薄,希望和尚再具體地啓發我。”大師說:“你知道嗎?佛性如果有常不變,還說什麼善和惡的各種方便法門?那就到無窮劫數,也沒有一個人會萌發覺悟佛道的心了。所以我說佛性是無常有變化的,這纔是佛所說的真正不變的常的真理。另一方面,一切物象如果是變化無常的,那麼所有事物的本性也都會生死無常,永恆的有常本性就不會存在了。所以我說的有常,就是佛所說真正無常的真諦。佛正因爲凡夫俗子外道之人執著於錯誤的有常觀念,那些二乘之人們把常說成無常,一共形成八種錯誤顛倒的見解,所以在《涅槃經》中破除偏見,明確闡明真正的有常,真正的快樂,真正的本性,真正的清淨。你現在拘泥於表面言句而違背了內在意義,不能靈活地理解,卻用死板的思想方法,錯誤地解釋佛的圓融微妙的意義,就是把經文讀上千遍,又有什麼益處呢?”行昌聽了以後恍然大悟,作偈語說:“固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猶春池拾礫。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前。非師相授與,我亦無所得。”大師聽了說:“你現在徹底覺悟了,應該改名叫志徹。”志徹行禮拜謝後退出。

《六祖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是佛教禪宗祖師惠能說,弟子法海等集錄的一部經典。

賞析

《六祖壇經》禪學思想之一:“佛法不二”思想。 《六祖壇經》中記載,“爲是二法(指禪定與解脫),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無二之性,即是佛性”、“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滅,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寒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很明顯,惠能佛法不二說法是佛家之心性一元論,道家之道一元論、氣功之氣一元論的另一個說法,慧能佛法不二的說法其實歸根於道,可以明顯看出中國禪受中國傳統文化道學的影響。而且方東美先生還從“格義學”角度以及當時的文化背景論證了中國佛學在形成階段主要是受道家思想的影響。 《六祖壇經》禪學思想之二:自修自悟“頓悟成佛”。 “自修自悟”是惠能修禪基本原則,《六祖壇經》指出“善知識,見性自淨,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惠能的自悟自修首先是建立在依自力不依他人的基礎上的。 《六祖壇經》還指出“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識,若取外求善知識望得解脫,無有是處”惠能在自悟自修的基礎上並不排斥“外善知識”的“示導作用”。 《六祖壇經》又指出“心地含情種,法雨即生花,自悟花情種,菩提果自成”。惠能的自悟自修說明了他自力更生的主張及揭示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原理。 佛在那裏,佛那到底是什麼,惠能通過自悟則認爲,通過“頓悟”就可以成佛,人的心中自有佛的存在,人自己的佛纔是真的佛,而所謂成佛實際就是“明心見性”,所以中國禪強調自性是佛。 禪宗開創了通過禪修,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直覺思維方式,或者可以說一種直覺的辯證法。其中主要有菩提達摩的直覺真性說;道信、弘忍東山法門的“念心”、“守心”直覺方式;神秀的佛塵看淨說;惠能的頓見本性說等。其中,惠能的頓見本性說則最有代表性。惠能以衆生本性爲般若直覺的直接對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他“頓見本性”的直覺思維特點。惠能明確地把“本性即佛”作爲“頓悟成佛”的理論出發點。他說:“本性是佛性,離性無別佛”,“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智有愚。”惠能佛性說的特點在於把佛性看作人的惟一特性,把成佛的途徑通過“內求於心”,轉移到對自己“本性”的覺悟上來。而《六祖壇經》也就是慧能自身修行的悟性、靈感之體現。 《六祖壇經》禪學思想之三:“不立文字”。 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心傳心”之淵源是釋迦牟尼的“拈花微笑”的典故。惠能南宗的“不立文字”之本意並非完全主張不要文字,也不僅僅是教導弟子們在學習經教時不執着、不拘泥於文字,而是要突破語言文字的遮蔽,努力去把握語言文字後面所蘊含的真理。 《六祖壇經》指出“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常觀照,故不假文字”也就是說那些具有超常、廣大智慧的人,聽到人講說《金剛經》的話,就立即明白領悟到佛法的真義。知道了人的本性之中具有般若的智慧,自己還能用此智慧觀察審視,所以也就不一定要藉助文字。這種說法很現實。功在自然有,悟在無意生,禪悟不應當受文字束縛。 惠能高舉“不立文字”的旗幟,主要從如下三方面對隋唐以來佛教的弊端進行了變革: 在修持上反對公式化的修行模式,寄禪法於日常行住坐臥的生活之中;是惠能在修持上回歸於佛陀之本懷。 反對形式化的受戒儀規,主張“無相戒”;即心戒,是惠能在持戒上回歸於當初佛陀制戒的本懷。 在教義上反對經院化的繁瑣義理研究,宣揚關注現實人生的佛法;從教義上回歸了佛陀當初創教之本懷。 《六祖壇經》禪學思想之四:“三無”思想。 “三無”思想即“無念爲宗,無相爲體,無住爲本”。六祖把其視爲禪門修行的三大綱領。《壇經》進入《定慧品》,祖曰:“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爲宗,無相爲體,無住爲本。”何爲無念?《六祖壇經》的解釋是:“於諸境上心不染着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無念並非什麼境界都不接觸,或者什麼都不想,而是在接觸外境的時候,心不染着境界,如同明鏡,境來則現,境去則無。何爲無相?《六祖壇經》說:“外離一切相名爲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爲體。”實相無相,但實相也並非離開萬物,別有所指,這就需要有般若,以般若故不住於相,透過諸相,始能通達法性。 何爲無住?《壇經》釋曰:“念念之中不思前念,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爲繫縛於諸法上,若前念不住即無縛,此是以無住爲本。”心住於境,則是心爲境所縛,倘不住於境,則解脫也。所以般若思想以無住生心,爲修行的要領。

慧能

名或作惠能。唐僧。嶺南新州人,祖籍范陽,俗姓盧。與神秀同師禪宗五祖弘忍禪師。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偈得弘忍讚許,密傳其衣鉢,成禪宗第六祖。後居韶州曹溪山寶林寺,弘揚“見性成佛”之頓悟法門,與神秀在北方倡行之“漸悟”相對,分稱南宗、北宗。卒,憲宗諡其爲大鑒禪師。弟子輯其語錄爲《六祖壇經》。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