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注釋
赤兔:亦作「赤菟」。駿馬名。《後漢書·呂布傳》:「 布 常御良馬,號曰『赤菟』,能馳城飛塹。」
果下馬:亦稱「果馬」、「果騮」。 一種矮小之馬。因乘之可行於果樹之下,故名。《後漢書·東夷傳·濊》:「(濊 )又多文豹,有果下馬,海出班魚,使來皆獻之。」李賢注:「高三尺,乘之可於果樹下行。」
賞析
《李長吉集》:黎簡:馬詩二十三首各有寓意,隨在讀者會心,毋庸強解。唯章法似無倫次,然長吉於此不甚理會。
《昌谷集注》:《馬詩》二十三首,首首寓意,然未始不是一氣盤旋,分合觀之,無往不可。
《批注李長吉詩集》:此二十三首,乃聚精會神,伐毛洗髓而出之,造意撰辭,猶有老杜諸作之未至者。率處皆是煉處,有一字手滑耶?五絶一體,實做尤難。四唐唯一老杜,此亦摭實似之;而沉著中飄蕭,亦似之。
《李長吉歌詩彙解》:《馬詩》二十三首,俱是藉題抒意,或美或譏、或悲或惜,大抵於所聞見之中各有所比,言馬也而意初不在馬矣。又每首之中皆有不經人道語。人皆以賀詩爲怪,獨朱子以賀詩爲巧。讀此數章,知朱子論詩眞有卓見。
《唐人絶句精華》:李賀此二十三首皆藉馬以抒感……可爲詠物詩之規範,所謂「不即不離」,「不粘不脫」,於此諸詩見之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赤兔:駿馬名,是古代名馬,以速度和神俊著稱,常被視爲勇猛和力量的象徵 。
- 羇(jī)策:羇,馬繮繩;策,馬鞭。這裏指鞭策驅使。
- 果下馬:一種矮小的馬,因能在果樹下行走,故名 。
- 蠻兒: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兒童的稱呼,這裏指少數民族騎手。
翻譯
赤兔這樣的寶馬如果沒人善加使用,就只有呂布能騎出它的風采。我聽說那種果下馬,卻只能任由南方少數民族的孩子用繮繩與鞭子驅使。
賞析
這首詩是李賀《馬詩》組詩中的一首,通過赤兔馬和果下馬遭遇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人才境遇的感慨。詩的前兩句提到赤兔馬,強調其只有像呂布那樣的英雄才能發揮它的神勇,暗示了頂尖的人才需要遇到識才、用才的伯樂。後兩句說到果下馬,這種小馬只能被蠻兒驅使,命運相對悽慘,與赤兔馬形成鮮明對照。詩人借馬喻人,以不同馬匹的不同命運,映射出當時社會中人才受重視程度不同,優秀人才常常得不到施展才華的機會,而平凡之輩卻處於普通甚至被埋沒的境遇,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整首詩以馬切入,以小見大,簡短的詩句蘊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慨與社會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