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峭篇 · 一

峭今天下皆婦人矣,封疆縮其地,而中庭之歌舞猶喧;戰血枯其人,而滿座貂蟬之自若。我輩書生,既無誅亂討賊之柄,而一片報國之忱,惟於寸楮尺字間見之。使天下之鬚眉面婦人者,亦聳然有起色。
拼音

所属合集

#小窗幽記

譯文

今日天下還有哪個男兒可稱得上是大丈夫呢?無非都是些婦人罷了。眼看着國土逐漸爲敵人侵吞,然而廳堂中仍是一片笙歌;戰士因血流盡而枯乾了,朝庭中美女如雲彷彿無事一般。我們讀書人,沒有誅平亂事討伐賊人的權柄,只有將報國的赤誠在文字上加以表現,使天下枉爲男子漢的人因驚動而有所改進。

賞析

天下皆婦人,是一句極沉痛的話。古時的婦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通常沒受什麼教育,是無能力和無知識的代表。天下皆婦人,實天下男人連婦人都不如了,因爲男人至少力氣比婦人大,受教育的機會也比婦人多。若到了像花蕊夫人詩中所形容的“十四萬人齊解甲”的地步,那不僅是可恥,而是可悲到了極點。 疆土是我們生長的地方,子孫延緒的所在,一旦失去,就如無根的浮萍一般,處處容身,卻無處可以安身。封疆縮地,戰血枯人,而歌舞猶喧,貂蟬自若,這是亡國時纔會出現的情景。凡是有眼睛,有人性的都不會如此。更何況朝庭中的文武官員,身負興亡的重任,豈能終日沉淪於溫柔鄉中,不知死期將至,那真的是連婦人都不如了! 歷史的殷鑑總是血淚斑斑,人性的善忘卻是千載如一,需要時時去提醒纔不致重蹈覆轍。因此,嚴厲的文字是必要的,因爲,它能刺激人們的心靈使它常保清醒而不致睡去。書生的貢獻雖然並不僅止於此,但這卻是他表達一片赤忱最直接而有力的方式。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封疆:指邊疆、邊界。
  • 中庭:庭院之中。
  • 戰血枯其人:戰爭使人們流血犧牲,人口減少。枯,使……枯萎,這裡指人口減少。
  • 貂蟬:原指漢代官員的配飾,後常用來借指達官貴人的服飾,這裡代指達官貴人。
  • :真誠的情意。
  • 寸楮(chǔ)尺字:指文章、文字。

繙譯

如今這天下的人都如同婦人一般,國家的邊疆領土不斷縮小,然而庭院中歌舞之聲仍然喧閙;戰爭使人們流血犧牲,人口減少,然而滿座的達官貴人卻依然泰然自若。我們這些書生,既然沒有平定叛亂、討伐賊寇的權力,那一片報國的誠摯情意,衹能在文章文字中躰現出來。希望使天下那些像婦人一樣的男子,也能受到震動而有所改變。

賞析

這段文字以犀利的筆觸批判了儅時社會的現狀。國家麪臨邊疆縮減、戰亂頻繁的睏境,而達官貴人卻依然沉迷於歌舞享樂,毫無憂患意識。作者作爲書生,雖無實際權力去改變現狀,但通過文字表達了自己的報國之情,同時也希望能夠喚醒那些麻木不仁的人。文章語言簡潔有力,情感真摯,反映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

陳繼儒

陳繼儒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仲醇,號眉公,又號糜公。諸生。志尚高雅,博學多通,少與同郡董其昌、王衡齊名。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小崑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書法蘇、米,兼能繪事。董其昌久居詞館,書畫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眉公又刺取瑣言僻事,編次成書,遠近爭相購寫,於是名動寰宇。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卒於家。有《眉公全集》。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