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私 [秦] 呂不韋 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1]也,四時無私行也[2]。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黃帝[3]言曰:“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4]。”堯有子十人,不與其子而授舜[5];舜有子
察今 [秦] 呂不韋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1]?非不賢[2]也,爲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東夏之命[3],古今之法,言異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
穿井得一人 [秦] 呂不韋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
人有亡斧者 [秦] 呂不韋 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人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視其顏色,竊斧也;聽其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爲而不竊斧者也。俄而掘其溝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之子,其行動、顏色、動作皆無似竊斧者也。
呂氏春秋·博志 [秦] 呂不韋 先王有大務,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惡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則不然,有大務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無能成也。夫去害務與不能去害務,此賢不肖之所以分也。 孔、墨、甯越,皆布衣之士也,慮於天下
伯牙鼓琴 [秦] 呂不韋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爲世無足復爲鼓琴者
呂氏春秋·察今 [秦] 呂不韋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爲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東夏之命,古今之法,言異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之言者,今之法多不
呂氏春秋 · 卷二十二 · 察傳 [秦] 呂不韋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爲黑,黑爲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聞而審則爲福矣,聞而不審,不若無聞矣。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楚莊聞孫叔敖於沈尹筮,審之也,故國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