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故進士龔軺墓誌

· 杜牧
會昌五年十二月,某自秋浦守桐廬,路田錢塘,龔軺袖詩以進士名來謁,時刺史趙郡李播曰:「龔秀才詩人,兼善鼓琴。」因令操《流波弄》,清越可聽。及飲酒,頗攻章程,謹雅而和。飲罷,某南去,舟中閲其詩,有山水閑淡之思。後四年,守吳興,因與進士嚴惲言及鬼神事,嚴生曰:「有進士龔軺,去歲來此,晝坐客館中,若有二人召軺者,軺命駕甚速,始跨鞍,馬驚墮地,折左脛,旬日卒。」余始了然。憶錢塘見軺時,徐徐尋思,如昨日事,因知尚殯於野,乃命軍吏徐良改葬於卞山南,去州城西北一十五里。嚴生與軺善,亦不知其鄕里源流,故不得記。嗚呼!胡爲而來二鬼,驚馬折脛而死哉?大中五年辛未歲五月二日記。
拼音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居中書舍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爲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