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呂 · 一枝花 · 湖上晚歸
所属合集
注釋
註釋
- 南呂:宮調名。 一枝花 梁州 尾:曲牌名。
- 涵:包容,包含。 秋鏡:秋天如鏡子般清澈的湖水。
- 生色圍屏:指如畫屏般美好的山水景色。生色,鮮明生動的色彩。
- 翠冷:松林中瀰漫着清冷的氣息。翠,指松林。
- 嫣然:美好的樣子。 眉黛橫:形容山巒如同女子的眉毛橫臥。
- 旖旎(yǐ nǐ)濃香:形容女子的美好姿態和香氣。旖旎,柔和美麗。
- 橫斜瘦影:出自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裏借指梅花。
- 錦英:繁花。
- 胡牀: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
- 銀瓶:指酒器。
- 素娥:嫦娥。 孤另:孤獨、孤單。
- 小小:南齊時錢塘名妓蘇小小。
- 卿卿:對女子的愛稱。
- 娉婷(pīng tíng):姿態美好的樣子,形容女子美麗。
- 六一泉亭:在杭州西湖孤山之南,爲紀念歐陽修(號六一居士)而建。
- 三五夜:指農曆每月十五的夜晚。
- 十四弦:一種樂器。這裏指彈奏樂器技藝高超。
- 可憎:在元曲中常作可愛解。
- 紅牙:調節樂曲節拍的拍板。 伊州令:曲名。
- 巖阿(ē):山的曲折處。 禪窟:佛寺,僧人的居室。 金磬:佛寺中敲擊以集衆僧的鳴器,亦指誦經用的鉢形打擊樂器。
- 水精:水晶,這裏形容月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的樣子。
- 寶篆(zhuàn):一種香,香紋繚繞如篆字。
- 玉漏:計時的漏壺。煞強似:遠勝過、遠比……好。
翻譯
遠方的天空中,絢麗的彩霞慢慢落下;遠處平靜的湖水,倒映着秋天如鏡般澄明的天空景象。岸邊的花朵鮮豔似美人的臉龐,遠處的山峯就像佛像的頭頂那般青綠。眼前這美好的山水景色如一幅生動的畫屏,清冷的松樹與山中的雲霧瀰漫在小徑上,遠方的山巒好似美人彎彎的眉黛橫臥。只帶着這嬌豔美麗又香氣襲人的佳伴出遊,哪裏還需要去描繪那疏影橫斜的梅花呢。
挽着佳人的玉手,在爛漫花叢間流連陶醉;身靠胡牀,相互舉起銀瓶對飲美酒。看着清冷的月亮,不禁聯想嫦娥獨居月宮實在孤單淒涼。遙想當年錢塘名妓蘇小小那般風采,可如今美人又在何處?當年蘇東坡才華橫溢,西子女神姿容娉婷,二者相得益彰、千古留名。此刻我與佳人在此悄悄遊玩,在六一泉亭上即興吟成美妙的詩篇。農曆十五月圓之夜,在鮮花前,明月下,彈奏十四弦的妙手似有清風拂過,樂聲優美。佳人如此可愛,又這般有情,手捧紅牙板,應和着樂曲《伊州令》輕歌。萬籟俱寂,四周的山巒一片寂靜,樂聲如幽咽的泉水潺潺流淌,連棲息的鶴與猿都似被驚動。
山間佛寺中傳來陣陣金磬聲,月光下清澈的湖水泛起波光,好像龍宮中的水晶隨波盪漾。夜晚的空氣清新,酒宴的醉意漸漸清醒,爐中的寶篆香已經燃盡,玉漏聲聲滴漏。笑着歸來時差不多已是二更時分,這樣的悠然晚歸可比在灞橋踏着冰雪尋覓梅花有趣多了。
賞析
這首套曲描繪了作者在西湖湖上晚歸的所見所感,展現出一幅清幽美麗、富有情趣的畫面。
開篇通過「長天落彩霞,遠水涵秋鏡」等句,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傍晚西湖天地間的絕美景色,從天空彩霞到湖水秋鏡,色彩絢爛又寧靜。將花比作人面,山比作佛頭,賦予自然景物以生動形象,增添了幾分浪漫的氣息,如一幅絕妙的山水畫卷徐徐展開 。
[梁州]一曲通過描寫與佳人一同遊玩的情景,如挽手流連花叢、據牀對飲、賞月吟詩、聽曲等活動,展現出其樂融融又充滿雅趣的場景。其中提到蘇小小、蘇東坡、西子等典故,增添了文化底蘊,表達出對美好愛情和才情的嚮往。而對樂聲「幽咽泉流水下聲,鶴怨猿驚」的描寫,更是以動襯靜,突出環境的清幽和樂聲的美妙。
[尾]曲描繪了佛寺鐘聲、湖水波光等夜景,渲染出一種寧靜神祕的氛圍。「笑歸來彷彿二更,煞強似踏雪尋梅灞橋冷」一句,通過對比,突出此次湖上晚歸給自己帶來的愉悅,傳達出一種悠然自得的心境。整首曲子情景交融,文辭優美,既有對西湖夜色的精妙描繪,又有作者內心情感的細膩表達,是元散曲中的經典之作,讓人感同身受那夜西湖的獨特魅力。

張可久
張可久的其他作品
- 《 中呂 · 齊天樂帶紅衫兒 · 道情 》 —— [ 元 ] 張可久
- 《 少年游 游鉴湖 》 —— [ 元 ] 張可久
- 《 鷓鴣天 · 玉泉觀魚 》 —— [ 元 ] 張可久
- 《 霜天曉角 · 王陵夕照 》 —— [ 元 ] 張可久
- 《 殿前歡 · 次酸齋韻 》 —— [ 元 ] 張可久
- 《 中呂 · 普天樂 · 秋懷 》 —— [ 元 ] 張可久
- 《 鷓鴣天 · 何尊師故居 》 —— [ 元 ] 張可久
- 《 塞鴻秋 · 春情 》 —— [ 元 ] 張可久
相关推荐
- 《 南呂 · 四塊玉 · 恬退 》 —— [ 元 ] 馬致遠
- 《 中呂 · 滿庭芳 》 —— [ 元 ] 姚燧
- 《 越調 · 寨兒令 》 —— [ 元 ] 周文質
- 《 中呂 · 紅繡鞋 · 閱世 》 —— [ 元 ] 宋方壺
- 《 雙調 · 折桂令 · 寄遠 》 —— [ 元 ] 喬吉
- 《 落梅風 》 —— [ 元 ] 朱簾秀
- 《 雙調 · 沉醉東風 · 幽居二首 》 —— [ 元 ] 張可久
- 《 中呂 · 滿庭芳 · 樵 》 —— [ 元 ] 趙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