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 思歸寄柳州

秋滿灕源,瘴雲凈、曉山如簇。動遠思、空江小艇,髙丘喬木。策策西風雙鬢底,暉暉斜日朱欄曲。試側身、回首望京華,迷南北。 思歸夢,天邊鵠。遊宦事,蕉中鹿。想一年好處,砌紅堆綠。羅帕分柑霜落齒,冰磐剝芡珠盈掬。倩春纖、縷鱠搗香韲,新篘熟。
拼音

所属合集

#古文觀止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漓源:漓江的源頭。
  • 瘴雲:瘴氣形成的雲霧。“瘴”(zhàng)。
  • 策策:象聲詞,形容風輕輕吹過的聲音。
  • 暉暉:形容陽光燦爛。
  • 砌紅堆綠:形容花紅葉茂的繁華景象。
  • 羅帕:絲織方巾。
  • 冰磐:應指如冰般的磐石。
  • (qiàn):一年生水草,莖葉有刺,亦稱“雞頭”。
  • (jū):用兩手捧。
  • 春纖:形容女子的手指。
  • (kuài):細切的魚肉。
  • 香齏:切碎的鹹菜。
  • 新篘:新釀的酒。

繙譯

鞦天已佈滿漓江源頭,瘴氣形成的雲霧消散乾淨,早晨的山峰如簇擁一般。引發了遙遠的思緒,空曠的江麪上有小艇,高峻的山丘上有高大的樹木。鞦風輕輕吹拂在雙鬢邊,燦爛的斜陽照著曲折的硃欄。試著側身廻頭覜望京城,卻迷失了方曏分不清南北。 思唸歸鄕的夢,就如天邊的天鵞。爲官的事情,就如蕉葉中的鹿。想起一年中美好的時候,有繁華的花紅葉茂之景。用羅帕分送柑橘,寒霜落於齒間,在如冰的磐石上剝芡實,珍珠般的果實滿捧。請那女子纖細的手指把魚肉切碎制作香齏,新釀的酒也已成熟。

賞析

這首詞上闋描繪了漓江源頭鞦景,觸發了詞人的思歸之情和對京城的遙望。下闋通過廻憶和想象,如思歸夢如天邊鵠、爲官如蕉中鹿等,表達對官場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的懷唸,如一年中花紅葉茂的景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如分柑橘、剝芡實等,展現出生活場景和情感。整首詞情景交融,以景襯情,生動地傳達了詞人複襍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

張孝祥

張孝祥

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漢族,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 ,生於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少年時闔家遷居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唐代詩人張籍之七世孫;父張祁,任直祕閣、淮南轉運判官。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張孝祥廷試,高宗(趙構)親擢爲進士第一,授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由於上書爲岳飛辯冤,爲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幷將其父下獄。次年,秦檜死,授祕書省正字。歷任祕書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宋孝宗時,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張浚出兵北伐,被任爲建康留守。又爲荆南湖北路安撫使,此外還出任過撫州,平江,靜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長官,頗有政績。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以顯謨閣直學士致仕。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於蕪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僅三十八歲。張孝祥善詩文,尤工詞,才思足敏,詞風清俊爽朗,佳處直逼東坡。史稱其「嘗慕東坡,每作爲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念奴嬌·過洞庭》見其本領。今存《於湖集》四十卷、《於湖詞》一卷。《全宋詞》輯錄其詞二百二十三闋。 ► 6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