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 星沙初下
星沙初下,望重湖遠水,長雲漠漠。一葉扁舟誰念我,今日天涯飄泊。平楚南來,大江東去,處處風波惡。吳中何地,滿懷俱是離索。
常記送我行時,緑波亭上,泣透靑羅薄。檣燕低飛人去後,依舊湘城簾幕。不盡山川,無窮煙浪,辜負秦樓約。漁歌聲斷,爲君雙淚傾落。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星沙:指長沙。
- 漠漠:這裡形容廣漠而沉寂。
- 平楚:指從高処遠望,叢林樹梢齊平。楚,叢木。
- 離索:指離群索居,蕭索。
繙譯
在長沙剛剛停畱,遙望那重重湖澤遠遠水流,長長的雲朵廣漠而沉寂。一葉扁舟上又有誰顧唸我,今日在天涯漂泊。從平曠的樹林南邊而來,大江滾滾曏東流去,所到之処風波險惡。吳中的什麽地方,滿心都是離群索居的蕭索之感。 常常記得送我出行之時,在綠波亭上,淚水溼透了輕薄的青羅衣衫。船桅上的燕子低飛在人離去之後,依舊是湘城的簾幕。看不完的山川,無窮盡的菸霧波浪,辜負了與佳人在秦樓的約定。漁夫的歌聲中斷,爲了你我雙眼熱淚傾落。
賞析
這首詞抒發了作者漂泊天涯的羈旅之思與離愁別緒。以星沙起筆,營造出一種孤寂的氛圍。接著描繪了水天之間的景象,突出了漂泊的孤單與前路的艱險。廻憶起送別的場景,更增添了思唸與憂傷。眼前的山川、菸浪,盡是淒涼之景,因漂泊在外辜負了與戀人的約定。最後以漁歌收音,淚落展現了無盡的哀傷。整首詞情感真摯深沉,景與情交融,營造出濃鬱的悲涼氛圍。

張孝祥
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漢族,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 ,生於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少年時闔家遷居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唐代詩人張籍之七世孫;父張祁,任直祕閣、淮南轉運判官。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張孝祥廷試,高宗(趙構)親擢爲進士第一,授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由於上書爲岳飛辯冤,爲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幷將其父下獄。次年,秦檜死,授祕書省正字。歷任祕書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宋孝宗時,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張浚出兵北伐,被任爲建康留守。又爲荆南湖北路安撫使,此外還出任過撫州,平江,靜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長官,頗有政績。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以顯謨閣直學士致仕。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於蕪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僅三十八歲。張孝祥善詩文,尤工詞,才思足敏,詞風清俊爽朗,佳處直逼東坡。史稱其「嘗慕東坡,每作爲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念奴嬌·過洞庭》見其本領。今存《於湖集》四十卷、《於湖詞》一卷。《全宋詞》輯錄其詞二百二十三闋。
► 636篇诗文
張孝祥的其他作品
- 《 浣溪沙 · 其一十八用沈約之韻 》 —— [ 宋 ] 張孝祥
- 《 虞美人 · 其三無爲作 》 —— [ 宋 ] 張孝祥
- 《 和都運判院韻輒記即事 其七 》 —— [ 宋 ] 張孝祥
- 《 念奴嬌 · 過洞庭 》 —— [ 宋 ] 張孝祥
- 《 浣溪沙 · 其二 》 —— [ 宋 ] 張孝祥
- 《 望江南其二南嶽銓德觀作 》 —— [ 宋 ] 張孝祥
- 《 和何子應賦不欺室韻 》 —— [ 宋 ] 張孝祥
- 《 近得一二硯示範達甫笑以爲堪支牀也許送端州大硯作詩以堅其約 》 —— [ 宋 ] 張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