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拼音

譯文

一院子的菊花金黃金黃,中間有一叢白似霜的花兒是這麼孤獨。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注釋

鬱金黃:花名,即金桂,這裏形容金黃色的菊花似鬱金黃。 孤叢:孤獨的一叢。 白頭翁:詩人自謂。

此詩前兩句寫詩人看到滿園金黃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後兩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參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載歌載舞。全詩表達了詩人雖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饒有情趣。

賞析

白居易這首《重陽席上賦白菊》詩寫得新穎而別緻,詞約而意豐。全詩表達了詩人雖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饒有情趣。 題爲「賦白菊」,詩開頭卻先道滿園的菊花都是金黃色。「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這是用陪襯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叢」更爲突出,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那一點紅色也就更加顯目了。「滿」「鬱」與「孤」兩相對照,白菊更爲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動的比喻,描繪了白菊皎潔的色彩。 更妙的是後兩句:「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詩人由花聯想到人,聯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貼切,看似信手拈來,其實是由於詩人隨時留心觀察生活,故能迅速從現實生活中來選取材料,作出具體而生動的比喻。這一比喻緊扣題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結句「白頭翁入少年場」,頗有情趣。白菊雖是「孤叢」,好似「白頭翁」,但是卻與衆「少年」在一起,並不覺孤寂、蒼老,仍然充滿青春活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鬱金黃:形容花朵濃郁的金黃色。
  • 孤叢:孤獨的一叢。
  • 白頭翁:這裏指代詩人自己,(wēng)指老年人。

翻譯

滿園盛開的菊花一片金黃燦爛,中間有一叢卻潔白似霜。就如同今日這歡歌暢飲的酒席之上,頭髮花白的老人置身在少年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時節,滿園金黃菊花中那一叢白菊的獨特,以白菊自比,形象地展現出詩人以老者身份融入年輕人歡樂氛圍中的場景。通過花菊色彩的鮮明對比——「鬱金黃」與「色似霜」,營造出強烈的視覺衝擊。而「白頭翁入少年場」一句,不僅體現了詩人隨遇而安、樂觀豁達的心境,同時也傳達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不因年齡而隔閡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清新自然,借物抒情,把詩人獨特的人生感悟寄託於白菊之中,讀來意味深長 。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