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呂 · 一枝花 · 漁隱
所属合集
注釋
註釋
- 沽(gū):買,此處引申爲追求。
- 分:緣分,此處指生活的方式。
- 箬笠(ruò lì):用箬竹葉及篾編成的寬邊帽。
- 絲綸:釣魚用的絲線。
- 玄真:唐代詩人張志和,字子同,號玄真子,曾隱居江湖。
- 兒曹:孩子們,晚輩,此處泛指俗人。
- 芻(chú):餵養,此處指釀製。
- 趔趄(liè qie):身體歪斜,腳步不穩。
- 斝(jiǎ):古代青銅製的酒器。
- 飧(sūn):晚飯。
翻譯
我不追求在朝廷或民間的名聲,只願守着這煙波浩渺的生活。在斜風細雨中,戴着新箬笠,拿着舊絲綸去釣魚。我心懷拜訪張志和那樣的志向,家與秦淮相近,在清平時代能夠容我做個隱士。看着悠悠的綠水,避開那滾滾的紅塵。
在【梁州第七】中:結交一些魚蝦作爲伴侶,與鷗鷺結識成爲親近的鄰居,忘卻機巧之心,怕與世俗之人混在一起。探尋了一些六朝的往事,憑弔了一些千古的英魂,爲陳宮的禾黍而悲傷,爲梁殿的荊棘而嘆息。我本是個虛無縹緲天地間的閒人,也是個快樂陶陶的江漢逸民。有時搖着船靠近白鷺洲,笑着採摘青苹;有時推開船篷面向朱雀橋,悠閒地看着傍晚的雲彩;有時將船停在烏衣巷,獨自在夕陽餘暉中漫步;有時全身衣襟被荷香浸潤得清爽透潤,隨即折下鮮嫩的柳條,穿上剛捕上來的鮮魚,在黃昏時歸去。
在【罵玉郎】中:點起一堆燈火釀製美酒,身體歪斜,醉意醺醺,高聲歌唱並細細應和着滄浪歌的韻調,完全不受名利的束縛,哪裏會去記着國家的興亡,又怎會去問什麼榮枯之事。
在【感皇恩】中:守着這蕭索的江濱,冷清的柴門。清涼的露水打溼了蓑衣,清風吹拂着酒器,明月照着盤中的晚飯。與樵夫和野叟相近相親。昨天離開了石頭城,今天在桃葉渡,明天又到了杏花村。
在【採茶歌】中:妻子也最能安於貧困,孩子也頗爲通曉文墨,一家人無憂無慮地度過早晚。只要每年的生計都好,又何必去武陵尋找桃花源裏的秦人呢。
在【尾】中:茫茫的煙水沒有盡頭,漂泊的蹤跡很少有固定的根基。爲什麼我這一生害怕追求功名利祿呢?想到那些王侯的大功勳,只能博得漁樵之人的一笑,怎比得上我在這江湖上一葉釣船的安穩!
賞析
這首元曲以漁隱爲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泊。
整首曲詞語言優美,意境清新。作者通過描繪自己在江邊的隱居生活,如戴箬笠、持絲綸釣魚,與魚蝦鷗鷺爲伴,探尋古蹟、憑弔英魂等,展現了一種悠然自得、超脫塵世的生活態度。曲中還寫到了作者的飲酒高歌,不受名利束縛,以及他在不同地方的遊歷,如白鷺洲、朱雀橋、烏衣巷等,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感。同時,作者也提到了自己的家庭,妻子甘貧,孩子通文,一家人無憂無慮,體現了對平凡生活的滿足和珍惜。
在結尾部分,作者通過對比王侯的功勳和自己的江湖釣船生活,強調了自己對寧靜、自由生活的追求,認爲功名利祿不過是過眼雲煙,而隱居生活纔是真正的幸福。整首曲詞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無名氏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中呂 · 喜春來 》 —— [ 元 ] 無名氏
- 《 越調 · 小桃紅 · 秋江 》 —— [ 元 ] 倪瓚
- 《 商調 · 梧葉兒 · 嘲女人身長 》 —— [ 元 ] 無名氏
- 《 水仙子 · 夜雨 》 —— [ 元 ] 徐再思
- 《 塞鴻秋 · 正宮 · 山行警 》 —— [ 元 ] 無名氏
- 《 正宮 · 叨叨令 · 自嘆 》 —— [ 元 ] 周文質
- 《 大石調 · 青杏子 · 騁懷 》 —— [ 元 ] 曾瑞
- 《 中呂 · 滿庭芳 · 山中雜興 (二首) 》 —— [ 元 ] 張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