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 · 天香引 · 西湖感舊

· 湯式
問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問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樓香風綺羅,今日個兩三個打魚船落日滄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拼音

所属合集

#元曲三百首

注釋

“朝也笙歌”二句:言朝朝暮暮都在演奏音樂。極力渲染西湖的繁華。 干戈:指戰爭。 “昔日”句:仍形容西湖之繁華。 “今日”句:描繪西湖之荒涼。落日滄波:夕陽西下時的碧波中。 人物消磨:人們意志消沉。 天香引:即“蟾宮曲”,曲牌名。 朝也笙歌,暮也笙歌:化用林升《題臨安邸》詩意“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笙:管樂器。 干戈:指戰爭。 南柯:典出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落魄俠士淳于棼酒醉後睡在南邊槐樹下,夢入槐安國,極盡顯貴。醒來始知是一場夢,他作太守的南柯郡原是槐樹下一蟻穴。 問西湖過去是怎麼樣?那時候早晨一片笙歌,晚上也是一片笙歌。問西湖現在是什麼樣?現在早晨一片干戈,晚上也是一片干戈。過去呀,二十里長堤酒樓相連,春風裏身着錦繡的遊人絡繹不絕。如今呀,偌大湖面只見兩三隻打魚船,在滄波落照間隱沒。好時光已一去不返,多少風流人物消磨殆盡。過去的西湖呀,已是今日的夢裏南柯。

此曲寫杭州西湖的劇變,抒發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傷時憂世的心境。用白描,對比鮮明,語言如話,風格沉鬱。公元1356年(元順帝至正十六年),張士誠部襲殺元朝守將,佔領杭州,和朱元璋所領導的反元軍形成對立之局。

湯式

湯式,元末明初散曲家、戲劇家。字舜民,號菊莊。象山(今屬浙江)人。曾爲本縣縣吏,不得志,落魄江湖。入明,流寓北方,明成祖朱棣在燕邸時,寵遇甚厚,永樂年間常得恩賞。 湯式的作品以曲錄史,思想內容豐厚,極大地開拓了散曲文學的題材範圍。他的散曲反映了朝代的更替和百姓的疾苦,進而總結歷史、感嘆人生;描述了元朝滅亡時候的衰殘景象,同時傳達出對新王朝的期盼;而他以散曲體裁表達悼念之情,開創悼亡散曲的肇端。 湯式是現今存曲最多、散曲題材很廣泛的一位由元到明的曲家,他的曲作創作技巧圓熟,藝術風格多樣,具有濃郁的曲味。湯式算得上是元散曲跨越時代的殿軍,可說得上是在明散曲這新舞臺上走舊臺步的揭幕人。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