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序
此聯是宋朱晦菴知漳州任時為創白雲巖書院所題。聯語借用唐宣宗七律《百丈山》之頷聯「日月每從肩上過,山河長在掌中看」。上聯説儒者肩負社會道義,兩袖清風,可昭日月;下聯説儒者讀萬卷、品萬物、識時局,身在書齋,心繫天下。寥寥數語,把儒者的責任以及應具備的境界和品質説得清楚明白,給人以深刻啓迪。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地位:這裏指人的品格、處境等。
清高:純潔高尚。
門庭:門口和庭院,泛指家門。
開豁:開闊。
翻譯
人的品格高潔,太陽和月亮常常從肩膀上經過;家門開闊,江山常常像在手掌中觀看。
賞析
這副對聯意境開闊,氣勢恢宏。上聯通過「日月每從肩上過」展現出一種超凡脫俗、高大偉岸的形象,突出了一種豁達的氣度和高遠的境界。下聯「江山常在掌中看」更是體現了一種胸懷天下、俯瞰萬物的豪情壯志,表達了以開闊的視野和胸懷來面對世間萬物的感悟。整副對聯文字精煉,節奏明快,體現了朱熹對人生境界和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其開闊的胸懷與非凡的見識。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
朱熹的其他作品
- 《 秀野以喜無多屋宇幸不礙雲山爲韻賦詩熹伏讀佳作率爾攀和韻劇思慳無復律呂笑覽之餘賜以斤斧幸甚 》 —— [ 宋 ] 朱熹
- 《 雲谷二十六詠 其二十四 北澗 》 —— [ 宋 ] 朱熹
- 《 謝人送蘭 其一 》 —— [ 宋 ] 朱熹
- 《 懷潭溪舊居 》 —— [ 宋 ] 朱熹
- 《 雲谷二十六詠 其六 杉逕 》 —— [ 宋 ] 朱熹
- 《 家山堂晚照效輞川體作二首 》 —— [ 宋 ] 朱熹
- 《 詠南巖 》 —— [ 宋 ] 朱熹
- 《 次秀野雜詩韻又五絕卒章戲簡及之主簿 》 —— [ 宋 ]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