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奉教作

· 李嶠
白藏初送節,玄律始迎冬。 林枯黃葉盡,水耗綠池空。 霜待臨庭月,寒隨入牖風。 別有歡娛地,歌舞應絲桐。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藏(bái cáng):古代以秋爲白藏。此指秋季結束。
  • 玄律(xuán lǜ):冬季的節律、法則。古人常用陰陽五行學說來對應季節等,冬季屬水,色尚黑,故用「玄」。
  • 水耗(shuǐ hào):水乾涸。耗,減少。
  • 牖(yǒu):窗戶。
  • 絲桐(sī tóng ):指琴。古代琴多用桐木製成,練絲爲弦,故稱絲桐。常借指音樂。

翻譯

金秋剛剛送走節氣,冬季的樂章開始奏響。樹林裏枯黃的葉子已經落盡,綠水乾涸使池塘變得空蕩蕩。寒霜等待着照耀庭院的月光,寒冷卻隨着吹入窗戶的風來到身旁。此時還有歡樂愉悅的地方,在那裏歌舞隨着美妙的琴音盡情飛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十月從秋入冬時節的景象。開篇點明時令的轉換,從秋季過渡到冬季。中間兩聯描寫秋冬之際典型的景色特徵,樹林中枯黃葉子落盡、綠池乾涸,寒霜、寒風襲來,生動地展現了秋冬時節的蕭索與寒冷,給人以一種時光流轉、萬物變化的感慨。結尾則筆鋒一轉,提到在某個地方仍然有着歡娛的場景,人們伴着絲桐之樂歌舞,與前文的清冷景象形成鮮明對比,既反映出季節變換中自然的一面,又襯托出人間積極歡娛的生活狀態,讓詩歌在描繪時令更替之餘,增添了生活氣息與歡快氛圍 。

李嶠

李嶠

唐趙州贊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進士第,舉制策甲科。累遷給事中。武則天時,來俊臣興狄仁傑獄,嶠複驗,辯其無罪,忤旨,出爲潤州司馬。旋入爲鳳閣舍人,文冊大號令,多委其主之。聖歷初,與姚崇偕遷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俄轉鸞臺侍郎,依舊平章事,監修國史。中宗神龍初,貶通州刺史,數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貶,尋以年老致仕。玄宗時貶廬州別駕卒,年七十。工詩文,與蘇味道齊名,並稱蘇李,又與蘇味道、崔融、杜審言號文章四友。有集。 ► 199篇诗文

李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