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己酉春正月十有一日吾友張君漢臣下世家貧不能葬鄉鄰辦喪事諸君皆有吊章且邀餘同賦每一忖思輒神情錯亂秉筆

藝蘭當清秋,生育胡不早。 西風發微香,能得幾時好。 飛霜半夜來,滅沒先百草。 真宰獨何心,吞聲不復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己酉:指某年的己酉年。
  • 忖思:思考,思量。
  • 秉筆:拿起筆來寫作。
  • 四旬:四十天。
  • 比興:古代詩歌的兩種表現手法,比是比喻,興是起興。
  • 真宰:指天,天意。

翻譯

在己酉年的春天正月十一日,我的朋友張漢臣去世了。他家境貧寒,無法承擔葬禮費用,鄉鄰們幫忙辦理了喪事。許多朋友都寫了悼念的詩文,並邀請我也一同創作。每當我思考此事,總是感到心神不寧,拿起筆來卻又放下。如今已經過去了四十天,我想如果不說出心中的哀痛,就無法表達我的哀思。因此,我創作了這四首古體詩,雖然比喻和起興的手法不夠充分,但讀者足以瞭解我的心情所在,進而理解我對漢臣的深切懷念。

賞析

這首作品是段克己爲悼念友人張漢臣而作。詩中通過「藝蘭當清秋」等自然景象的描繪,隱喻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表達了對友人早逝的悲痛之情。詩人藉助自然景物的變化,抒發了對生命短暫和世事無常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對友情的深切懷念和無盡哀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動容。

段克己

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並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裏。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後,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餘廿年而卒,人稱爲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爲《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爲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