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 · 二月廿又八日君美弄第二雛仍前例名之曰凌雲賦此以贈
頭玉太磽磽。江夏無雙世胄遙。好是三生仙骨重,叢霄。曾侍元君絳節朝。
咫尺趁扶搖。直上鵬程挹斗杓。他日揮毫能作賦,飄飄。學取成都駟馬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頭玉太磽磽(qiāo qiāo):形容嬰兒頭部骨骼堅硬,預示着孩子將來會有出衆的才華和堅強的意志。
- 江夏無雙:江夏,古地名,今湖北一帶;無雙,獨一無二,意指孩子的家族背景顯赫,無人能比。
- 世胄(zhòu):貴族的後代。
- 三生仙骨:指孩子天生具有非凡的資質,如同仙人轉世。
- 叢霄:高聳入雲,比喻地位崇高。
- 元君:道教中對高級神仙的尊稱。
- 絳節朝:絳,紅色;節,儀仗;朝,朝見。指參加盛大的朝會。
- 咫尺趁扶搖:咫尺,很短的距離;趁,乘;扶搖,神話中的大鵬鳥,比喻迅速上升。
- 鵬程:比喻遠大的前程。
- 挹斗杓(yì dǒu biāo):挹,舀取;斗杓,北斗七星中的兩顆星,比喻高遠的目標。
- 揮毫:揮動毛筆,指寫作。
- 成都駟馬橋:成都,地名;駟馬橋,傳說中司馬相如曾在此橋下題詩,後成爲顯貴,比喻將來會有顯赫的成就。
翻譯
你的頭骨堅硬異常,預示着你是江夏地區無與倫比的貴族後代。你天生具有仙人般的資質,將來必定地位崇高,如同高聳入雲。你曾侍奉過道教的高級神仙,參加過盛大的朝會。
你只需短短的距離,就能乘着神話中的大鵬鳥迅速上升,直奔那遠大的前程,去追求那高遠的目標。將來你揮動毛筆寫作時,定會飄飄然,如同司馬相如在成都駟馬橋下題詩,預示着你將來會有顯赫的成就。
賞析
這首作品是宋褧贈給友人君美第二個兒子的賀詞。詞中通過對嬰兒頭骨的讚美,預示其將來非凡的才華和顯赫的地位。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和典故,如「三生仙骨」、「元君絳節朝」、「鵬程挹斗杓」等,展現了孩子未來無限的可能性和崇高的志向。整首詞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新生兒的祝福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 《 送王君實西臺御史 》 —— [ 元 ] 宋褧
- 《 楊柳枝 · 六首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 —— [ 元 ] 宋褧
- 《 臨安劉子簡以至元二年觀光京師明年告歸作詩送之 》 —— [ 元 ] 宋褧
- 《 彭宗建思親堂辭 》 —— [ 元 ] 宋褧
- 《 四月晦日早自石橋北度安濟橋入史局馬上口號 》 —— [ 元 ] 宋褧
- 《 閏月五日即事 》 —— [ 元 ] 宋褧
- 《 次韻蘇伯修侍御樊川遊春 》 —— [ 元 ] 宋褧
- 《 送新安王元成赴遼陽教官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