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旨翥領宋史刊於江浙次東阿站

· 張翥
南來十五驛,幽絕獨斯亭。 下榻月初上,捲簾山更青。 干時嗟暮齒,從事厭勞形。 寂寞江雲外,誰知有使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旨翥:命令張翥。
  • :刻印,出版。
  • 江浙:長江和浙江一帶,指江南地區。
  • :停留,駐紮。
  • 東阿站:地名,今山東省東阿縣。
  • :古代的官方旅館。
  • 幽絕:幽靜至極。
  • 下榻:住宿。
  • 干時:應對時局。
  • 暮齒:晚年。
  • 從事:從事工作。
  • 勞形:身體勞累。
  • 使星:使者,這裏指詩人自己。

翻譯

我奉命前往江南地區,負責刻印宋史,途中在東阿站停留。 從南邊來的路上,我經過了十五個驛站,這裏幽靜至極,只有這座亭子。 我在這裏住宿,月亮剛剛升起,我捲起簾子,山色更加青翠。 我感嘆自己已到晚年,應對時局感到厭倦,身體也感到勞累。 在這寂寞的江邊,誰知道還有我這樣的使者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張翥奉命前往江南刻印宋史的旅途經歷。詩中,「南來十五驛,幽絕獨斯亭」一句,既表達了旅途的漫長,也突出了亭子的幽靜。後兩句通過對月升山青的描繪,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而「干時嗟暮齒,從事厭勞形」則抒發了詩人對時局和工作的厭倦,以及對年老體衰的感慨。最後一句「寂寞江雲外,誰知有使星」以自問自答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孤獨無助的心境,同時也暗示了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旅途中的所見所感,以及內心的複雜情感。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