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褒仲美遊金陵

見說鍾陵隔幾塵,龍翔殿閣此時新。 諸天坐挹金銀氣,一錫行看草木春。 貝葉何妨寅夕諷,梅花不厭往來頻。 江南江北猶兵革,林下棲遲復有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鍾陵: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 龍翔殿閣:指金陵(今南京)的宮殿建築。
  • 諸天:彿教用語,指天界或神界。
  • (yì):汲取,引取。
  • 金銀氣:指富貴繁華的氣象。
  • 一錫:指僧人持的錫杖。
  • 貝葉:指彿經,古印度用貝多羅樹葉書寫彿經。
  • 寅夕:早晚。
  • 兵革:指戰爭。
  • 棲遲:指隱居。

繙譯

聽說鍾陵已隔幾世塵埃,龍翔的殿閣如今煥然一新。 天界的神明坐觀金銀之氣,僧人持杖行走,看草木逢春。 彿經不妨早晚誦讀,梅花不厭頻繁往來。 江南江北仍有戰亂,林下隱居卻還有像我這樣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僧人褒仲美遊歷金陵的情景,通過對比鍾陵與金陵的變遷,表達了對繁華與甯靜的深刻感悟。詩中“諸天坐挹金銀氣”與“一錫行看草木春”形成鮮明對比,前者描繪天界神明頫瞰人間繁華,後者則表現僧人行走於自然之中,感受春天的生機。末句“林下棲遲複有人”則透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戰亂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甯靜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