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日夜玩月至中秋日得詩

· 張翥
化工金鑄巧,又換一鉤新。 遠道傷遊子,深閨喜拜人。 影縣秋半破,明溯日西淪。 正擬排宵看,裁詩莫厭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化工:指自然造化之工。
  • 金鑄:比喻月亮如金鑄成般明亮。
  • 影縣:指月亮。
  • 明溯:明亮的月光追溯。
  • 日西淪:太陽西沉。
  • 排霄:指夜晚。

翻譯

自然造化之工巧妙,又換上了一彎新月。 遠行的遊子對此感到憂傷,而深閨中的女子卻欣喜地拜月。 月亮懸掛在秋夜半空,明亮的月光追溯着太陽西沉的軌跡。 正打算在夜晚繼續觀賞,寫詩不要厭倦頻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三夜晚至中秋日間月相的變化,以及不同人對月亮的不同情感。詩中「化工金鑄巧,又換一鉤新」讚美了自然造化的巧妙和月亮的美麗。後句通過對比遊子的傷感和深閨女子的喜悅,展現了月亮的不同寓意。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月亮的持續關注和創作詩歌的熱情,體現了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藝術追求。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