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陵:今南京的古稱。
- 澹(dàn):平靜,淡泊。
- 朱雀橋:金陵城南的一座橋,歷史悠久。
- 柏臺:古代官署的美稱,這裏指高官顯貴。
- 貂薦:指高官的服飾,貂皮製成的帽子或衣物。
- 峨羣公:指高聳的官員們,形容其地位顯赫。
- 經濟理:治理國家的道理。
- 賢俊崇:尊崇賢能之士。
翻譯
金陵,這座南方的重鎮,歷史興衰盡在眼前。青山靜默無言,萬里長江向東流去。朱雀橋上的高樓,野外的笛聲與秋風交織。你此行將遊覽這些遺蹟,彈琴送別飛翔的鴻雁。在雲霄間的柏臺,高官們穿着貂皮服飾,地位顯赫。你說要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尊崇賢能之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金陵的歷史滄桑和自然景觀,通過「青山澹無言,萬里江流東」表達了歷史的深遠和自然的恆常。詩中「朱雀橋」、「野笛交秋風」等意象,增添了詩意的浪漫與哀愁。末句強調「經濟理」與「賢俊崇」,體現了詩人對國家治理和人才重視的深刻見解。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友人遊歷的贈別,也是對國家未來的深思。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
劉詵的其他作品
- 《 癸卯元日晴繼復雪亦不廢出穀日復晴歸鄉塗宿上元觀燈野廟隨所賦得十絕 》 —— [ 元 ] 劉詵
- 《 前采薇歌 》 —— [ 元 ] 劉詵
- 《 甲戌和蕭孚有見壽二首 》 —— [ 元 ] 劉詵
- 《 城歸塗中春暮野陰風物蒼然 》 —— [ 元 ] 劉詵
- 《 廬陵十景同蕭克有孚有諸公作 》 —— [ 元 ] 劉詵
- 《 故里 》 —— [ 元 ] 劉詵
- 《 山居即事四首 》 —— [ 元 ] 劉詵
- 《 庚午春夏閒居即事三首 》 —— [ 元 ] 劉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