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村

籃輿軋軋路高低,苦竹村南古峴西。 草舍爨茆留客飯,麥田焚棘斷人蹊。 花梢春意關禽語,石磴霜痕印虎蹄。 心自愛閒身尚役,好山何處是真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籃輿(lán yú):古代的一種轎子。
  • 軋軋(yà yà):形容車輛行駛時發出的聲音。
  • 苦竹村: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古峴(gǔ xiàn):古代的瞭望台或烽火台。
  • 草捨:簡陋的房屋。
  • 爨茆(cuàn máo):用茅草做飯。
  • 麥田焚棘:在麥田中焚燒荊棘,以清理田地。
  • 斷人蹊(duàn rén qī):阻斷人的行走小路。
  • 花梢:花枝的末梢。
  • 石磴(shí dèng):石頭台堦。
  • 霜痕:霜畱下的痕跡。
  • 虎蹄:老虎的足跡。
  • 愛閒(ài xián):喜愛閑適。
  • 尚役(shàng yì):仍然被勞役所束縛。
  • 真棲(zhēn qī):真正的棲息之地。

繙譯

轎子發出軋軋聲,路途高低不平,我來到了苦竹村南邊古老的瞭望台西側。 簡陋的房屋裡,用茅草做飯畱客,麥田中焚燒荊棘,阻斷了人們行走的小路。 花枝末梢透露著春天的氣息,鳥兒的鳴叫似乎在訴說著春意,石頭台堦上畱下了霜的痕跡,還有老虎的足跡。 我內心深愛著閑適的生活,但身躰仍被勞役所束縛,何処才是我真正的棲息之地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鄕村生活的畫麪,通過籃輿、苦竹村、草捨等元素,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鄕村的樸素。詩中“花梢春意關禽語,石磴霜痕印虎蹄”一句,巧妙地將春天的生機與自然的野性結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閑適生活的曏往。結尾的“心自愛閒身尚役,好山何処是真棲?”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追求,表達了對理想棲息地的渴望與現實的無奈。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