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舊遊 · 追和魏彥文清明韻
記烏衣巷口,灞水橋邊,問柳尋花。竟日追遊處,盡揮鞭繡陌,弭棹晴沙。酒闌美人歸去,香擁碧油車。自彩筆題情,金燈款醉,幾度年華。
天涯。故人遠,料對景相思,應念無家。又見分榆火,奈移根換葉,往事堪嗟。小樓倚遍殘照,長羨暮棲鴉。賴伴我消魂,遙岑寸碧三四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烏衣巷口:指南京秦淮河畔的烏衣巷,古時爲貴族居住區。
- 灞水橋邊:灞水,即今陝西省西安市灞河,橋邊指灞橋,古時爲送別之地。
- 問柳尋花:比喻尋歡作樂。
- 揮鞭繡陌:揮動鞭子在美麗的道路上馳騁。
- 弭棹晴沙:停船在晴朗的沙灘上。
- 香擁碧油車:形容美人乘坐的華麗車輛。
- 彩筆題情:用彩筆寫下情感。
- 金燈款醉:在金燈下暢飲至醉。
- 分榆火:古時清明節有分榆火的習俗,象徵春天的到來。
- 移根換葉:比喻事物的變遷。
- 遙岑寸碧:遠處的山峯顯得很小,碧綠如玉。
翻譯
記得在烏衣巷口,灞水橋邊,我尋歡作樂,問柳尋花。整天遊玩的地方,都是揮鞭馳騁在美麗的道路上,停船在晴朗的沙灘上。酒宴結束後,美人歸去,香氣擁抱着碧油車。自從我用彩筆寫下情感,在金燈下暢飲至醉,已經過去多少年華。
在天涯,故人遠去,料想面對這景色會相思,應該會想到沒有家。又見到分榆火的習俗,無奈事物的變遷,往事令人嘆息。在小樓上倚着,看着殘陽,常常羨慕那些在傍晚棲息的烏鴉。幸好有遠處的山峯陪伴我消魂,那遠處的山峯只有幾寸碧綠,像是三四丫的樣子。
賞析
這首作品回憶了往昔在烏衣巷口、灞水橋邊的歡樂時光,以及與美人共度的美好歲月。通過對揮鞭繡陌、弭棹晴沙等生動場景的描繪,展現了當時的生活情趣。然而,隨着時間的流逝,故人遠去,往事變遷,詩人感到孤獨和無奈。詩中「遙岑寸碧三四丫」一句,以遠山的渺小和碧綠,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往昔的懷念。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無限留戀和對現實變遷的深深感慨。
邵亨貞的其他作品
- 《 貞溪初夏六首 》 —— [ 元 ] 邵亨貞
- 《 河傳 · 戲效花間體 》 —— [ 元 ] 邵亨貞
- 《 花间诉衷情 其二 拟古 》 —— [ 元 ] 邵亨貞
- 《 戀繡衾 · 初夏 》 —— [ 元 ] 邵亨貞
- 《 阮郎歸 · 次韻南金早秋夜思 》 —— [ 元 ] 邵亨貞
- 《 風入松 · 南金寓攜李,予客海隅,寄此以敘閒闊 》 —— [ 元 ] 邵亨貞
- 《 擬古十首河傳擬花間春日宮詞 》 —— [ 元 ] 邵亨貞
- 《 西江月 · 東城夜思 》 —— [ 元 ] 邵亨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