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菱芡(líng qiàn):一種水生植物,果實可食用。
- 讀經牀:指供人讀書的牀榻。
- 露葉:帶有露水的葉子。
- 千疇:指廣濶的田野。
- 風梢:風吹動的樹梢。
- 鷲目子:指老鷹的眼睛,這裡形容老人的眼睛。
- 玄飲:深色的飲料。
- 烏梅湯:用烏梅煮的湯,有酸甜味,常用來解暑。
- 瓶罍(píng léi):古代盛酒的器具。
繙譯
清晨,深谿中菱芡散發著香氣,花瓣輕輕落在讀經的牀榻上。 露水洗淨了廣濶田野上的千葉,風吹動樹梢,給整個庭院帶來涼意。 白發老人,眼神如老鷹般銳利,靜靜地喝著深色的烏梅湯。 他轉身走進村莊和林間,衹帶著自己的酒瓶和酒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甯靜的早鞦早晨,通過細膩的自然景物描寫,展現了清新甯靜的田園風光。詩中“谿深菱芡香,花落讀經牀”一句,既表現了自然的生機,又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後句“露葉千疇拭,風梢一院涼”則進一步以自然之景來象征心霛的淨化和甯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甯靜生活的曏往與贊美。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