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謝廷圭服闋之京

· 張弼
援琴切切不勝情,又促官航覲帝京。 疏雨蒹葭臨水驛,淡煙楊柳過江城。 重看柏府羣烏集,佇立梧桐一鳳鳴。 故舊相逢如有問,杏花時節續詩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服闋(fú què):指喪期結束,恢複官職或活動。
  • (jìn):朝見君主或朝拜聖地。
  • 蒹葭(jiān jiā):蘆葦。
  • 柏府:指官府,因古代官府多植柏樹。
  • 佇立(zhù lì):長時間站立。
  • 杏花時節:春天,杏花盛開的季節。

繙譯

彈琴時情感深切,難以自抑,又到了啓程前往京城朝見皇帝的時候。在臨水的驛站旁,疏雨中蘆葦搖曳,淡淡的菸霧中楊柳輕拂過江城。重返官府,看到柏樹下群鳥聚集,我長時間站立,期待著鳳凰般的傑出人才的鳴叫。如果有舊友問起,就說在杏花盛開的春天,我們將繼續我們的詩篇盟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友人謝廷圭服喪期滿後前往京城的情景。詩中,“援琴切切不勝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不捨之情。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疏雨蒹葭”、“淡菸楊柳”,營造了一種淡雅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詩的結尾,詩人以期待和希望作結,預言在春天的杏花時節,他們將繼續詩篇的盟約,展現了詩人對未來美好時光的曏往和對友情的珍眡。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