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宗師還玉泉寺

· 管訥
省師何處去,古寺玉泉清。 山笠披雲過,江船趁月行。 拈香參祖塔,乞食到王城。 此去傳心印,應知道可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省師:指宗師,即對佛教高僧的尊稱。
  • 玉泉:指玉泉寺,位於中國湖北省當陽市玉泉山下,是中國佛教名寺之一。
  • 山笠:山中行走時戴的斗笠。
  • 披雲:形容山中雲霧繚繞,如同披在身上的雲霧。
  • 趁月:趁着月光。
  • 拈香:手持香火,進行宗教儀式。
  • 參祖塔:參拜祖師的塔。
  • 乞食:佛教僧侶的一種修行方式,通過乞討食物來修習謙卑和無我。
  • 王城:指都城,古代國家的政治中心。
  • 傳心印:佛教術語,指傳承佛法的核心教義。
  • 道可成:指修行佛法可以達成正果。

翻譯

宗師您要去哪裏呢?是回到那清澈的玉泉古寺。 您戴着山笠,披着雲霧走過山間, 在江上的船中,趁着月光緩緩前行。 您手持香火參拜祖師的塔, 乞討食物,來到繁華的王城。 這次回去,您將傳承佛法的核心教義, 應該知道修行佛法可以達成正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宗師返回玉泉寺的旅途景象,通過「山笠披雲過,江船趁月行」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僧侶在自然與人文景觀中修行的畫面。詩中「拈香參祖塔,乞食到王城」體現了宗師虔誠的宗教生活和修行方式。結尾的「傳心印,應知道可成」則表達了對宗師佛法傳承的期待和對修行成果的肯定,整首詩充滿了對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對修行者的讚美。

管訥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時敏。少即能詩。洪武中徵拜楚王府紀善,遷左長史,事王二十餘年,以忠謹聞。年七十餘致仕,楚王請留居武昌,祿養終身。有《蚓竅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