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蓮押韻同孫惟獻諸公賦因呈

· 張羽
沅芷湘蘭怨楚臣,習池風景賞猶真。 秋唫靜愛山依閣,宴坐馴看鳥傍人。 杯沁碧荷翻下露,衣沾紅雨溼餘春。 山公老興依稀在,消遣流觴到座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沅芷湘蘭:指沅江、湘江流域的香草,這裏比喻高潔的品質。
  • 怨楚臣:指屈原,因其被流放而怨恨楚國朝廷。
  • 習池:指習家池,古代文人雅集之地。
  • 秋唫:秋天的吟詠。
  • 宴坐:閒坐。
  • 馴看:馴服地觀看。
  • 杯沁:酒杯中浸透。
  • 碧荷:綠色的荷葉。
  • 紅雨:比喻落花。
  • 餘春:春末。
  • 山公:指晉代名士山濤。
  • 消遣:消磨時光。
  • 流觴:古代一種飲酒遊戲,將酒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停在誰面前誰就飲酒。

翻譯

沅江、湘江的香草讓人想起被流放的屈原,習家池的風景依舊真實可賞。秋天的吟詠中,我靜靜地喜愛着山巒依傍着樓閣,閒坐時馴服地看着鳥兒靠近人。酒杯中浸透了碧綠的荷葉,下面滴落着露水,衣服沾上了落花,像是溼透了春末的氣息。山濤的雅興似乎還在,消磨時光的方式是將酒杯頻繁地傳遞到座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沅芷湘蘭、習池風景的描繪,表達了對高潔品質和自然美景的讚美。詩中「秋唫靜愛山依閣,宴坐馴看鳥傍人」展現了詩人寧靜淡泊的生活態度和對自然的熱愛。結尾提到山公的消遣方式,流露出對古人雅集的嚮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