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太白樓

· 張羽
山城煙柳護春寒,太白樓前送曉看。 故冢生愁虛採石,舊恩和醉對金鑾。 登臨有興妨多病,流落難逢笑冗官。 莫信江湖輕遠適,憑高我亦望長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任城:古地名,今山東省濟寧市。
  • 太白樓:位於任城的一座樓閣,以紀念唐代詩人李白。
  • 金鑾:指金鑾殿,古代皇帝的御座所在,這裏指代朝廷。
  • 冗官:多餘的官員,指官職低微或無實際職責的官員。
  • 長安:古代都城,今西安,這裏指代朝廷或國家的中心。

翻譯

山城任城被煙霧繚繞的柳樹環繞,春寒料峭,我在太白樓前迎着晨光送別。 故去的墳冢引發愁思,虛幻地想象着採石的場景,舊時的恩寵與醉意中對着金鑾殿回憶。 登高望遠,雖有興致卻因多病而妨礙,流落他鄉,難以遇到能讓我笑談的冗官。 不要輕易相信江湖中的遠行是輕鬆的,我站在高處,也依然望着長安的方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任城太白樓的所見所感,通過對春寒、故冢、舊恩的描繪,表達了對往昔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感慨。詩中「登臨有興妨多病」一句,既展現了詩人的豁達,也透露出因病痛而無法盡情享受登高之樂的無奈。結尾的「望長安」則寄託了對朝廷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望,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深切關注。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