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參軍惟衷自廬州入都得湯惟衷金陵書

布衣交已似晨星,何限離愁白下亭。 獨客關山勞夢寐,尺書魚雁慰飄零。 監軍暫守濡須督,給事仍留泗水庭。 誰共葛洪丹竈畔,松風蘿月滿巖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參軍:指黃惟衷,參軍是古代官職名。
  • 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
  • :指京城。
  • 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
  • 布衣:指平民百姓。
  • 晨星:比喻稀少。
  • 白下亭:南京的一個地名,此處指南京。
  • 獨客:獨自在外的人。
  • 關山:泛指邊關山川。
  • 尺書:書信。
  • 魚雁:古代傳說魚和雁都能傳遞書信,此處指書信。
  • 監軍:古代官職名,負責監督軍隊。
  • 濡須:地名,今安徽省無爲縣。
  • 給事:古代官職名,負責給皇帝提供意見。
  • 泗水:河流名,流經山東、江蘇等地。
  • 葛洪:東晉時期的道士、醫藥學家。
  • 丹竈:煉丹用的爐竈。
  • 松風蘿月:形容環境清幽。
  • 巖扃:山洞的門,此處指山洞。

翻譯

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的交情已經像晨星一樣稀少,在南京分別時,離愁別緒無限。獨自在外,常常夢見家鄉的山川,書信如同魚雁,安慰着我漂泊的心靈。黃參軍暫時在濡須負責監督軍隊,給事仍然留在泗水邊的庭院。誰能和我一起在葛洪的煉丹爐旁,享受松風和蘿月,滿是山洞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漂泊生活的感慨。詩中通過「布衣交已似晨星」和「獨客關山勞夢寐」等句,描繪了詩人孤獨的境遇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尺書魚雁慰飄零」和「松風蘿月滿巖扃」等句,又透露出詩人對安寧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古詩作品。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