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晦日同賈汝誠陳伯化張和卿崔德卿周之禎集何仁甫宅得間字

旬假方優賜,金錢月自頒。 秋能隨節盡,客不厭官閒。 酒氣琴書畔,廚煙杞菊間。 郫筒今滿否,燒燭未言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季秋:秋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九月。
  • 晦日: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 賈汝誠陳伯化張和卿崔德卿周之禎何仁甫:人名,詩中的聚會參與者。
  • 旬假:十天的假期。
  • 優賜:優厚的賞賜。
  • 金錢:這裏指俸祿。
  • 月自頒:每月自動發放。
  • 官閒:官職清閒。
  • 郫筒:古代盛酒的器具,這裏指酒。

翻譯

在秋季的最後一天,我與賈汝誠、陳伯化、張和卿、崔德卿、周之禎一同聚集在何仁甫的家中,我們抽到了「間」字作爲詩的主題。

十天的假期是皇帝的優厚賞賜,每月的俸祿也自動發放。秋天隨着節氣的變化,似乎也隨之結束,但作爲客人,我們並不厭倦這官職的清閒。

在琴書旁邊,酒氣瀰漫,廚房的炊煙在杞菊之間飄散。我們詢問郫筒中的酒是否還滿,點起蠟燭,卻未曾提及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文人間的雅集場景,通過「旬假方優賜,金錢月自頒」展現了當時官員的待遇,以及他們對閒適生活的享受。詩中「酒氣琴書畔,廚煙杞菊間」一句,巧妙地將酒香、琴聲、書香與廚房的炊煙、杞菊的香氣相結合,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充滿文化氣息的聚會氛圍。結尾的「郫筒今滿否,燒燭未言還」則表達了他們對這種聚會生活的留戀,不願輕易結束這美好的時光。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相聚時光的珍惜和對閒適生活的嚮往。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