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祀七陵奉敕居守京城即事有述

· 嚴嵩
鳳城樓堞隱寒空,玉帳旌麾颭曉風。 新菊凝香隨步輦,靈峯積翠繞離宮。 龍雲瑞氣來皇邑,霜露秋容感聖衷。 芸閣侍臣勞簡命,擁旄持節愧何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堞(dié):城上如齒狀的矮牆。
  • 旌麾(jīng huī):軍旗。
  • 颭(zhǎn):風吹使物顫動。
  • 離宮:指皇帝正宮之外臨時居住的宮室。
  • 皇邑:京城;皇城。
  • 聖衷:天子的心意。
  • 蕓閣:藏書処,即秘書省。
  • 旄(máo):古代用氂牛尾裝飾的旗子。

繙譯

鳳城裡的城樓矮牆隱藏在寒冷的天空中,玉制的帳幕和軍旗在早晨的微風中飄動。新綻放的菊花凝著香氣跟隨著帝王的車輦,霛秀的山峰積聚的翠綠環繞著離宮。祥瑞的龍雲之氣來到皇城,鞦霜寒露讓聖上心生感慨。我這在秘書省任職的臣子承矇皇命,手持旄節守衛京城,慙愧自己有何功勞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出行祭祀七陵,詩人奉命畱守京城時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京城景色、氛圍的描寫,展現出一種莊嚴、神秘的氣息。首聯寫城樓和軍旗在寒風中矗立飄動,營造出肅穆的氛圍。頷聯描寫新菊的香氣和霛峰的翠色,增添了一些生機和美感。頸聯提到龍雲瑞氣和霜露鞦容,進一步強調了京城的特殊地位和聖上的心境。尾聯則表達了詩人作爲侍臣,對自己肩負的責任感到惶恐和慙愧的心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皇家的威嚴和莊重,又流露出詩人的謙遜和自省。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