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三十一首

· 劉基
客有持六經,翩翩西入秦。 衣冠獨異狀,談舌空輪囷。 獻納竟何補,焚坑禍誰因。 昂昂採芝士,矯矯蹈海人。 龍驤九淵外,豈復嘆獲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翩翩:形容風度或文采的優美。
  • 輪囷:形容言論或文章的雄辯有力。
  • 獻納:指向君主或朝廷獻言或獻物。
  • 焚坑:指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事件。
  • 昂昂:形容氣度不凡,高傲。
  • 矯矯:形容英勇出衆。
  • 龍驤:形容氣概威武。
  • 九淵:深淵,比喻極深的地方。
  • 獲麟:古代傳說中麒麟出現是吉祥的象徵,但若麒麟被捕獲則預示不祥。

翻譯

有位客人帶着六經,風度翩翩地西行入秦。 他的衣冠與衆不同,談吐間充滿雄辯之力。 他獻言獻策,但最終又有何補益? 焚書坑儒的災難,又是誰造成的呢? 那些高傲的採芝之士,那些英勇的蹈海之人。 他們如龍騰九淵之外,又何須嘆息麒麟被捕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位持六經入秦的客人和其他一些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文化命運的深刻感慨。詩中,「客有持六經,翩翩西入秦」展現了客人的風度和學識,而「獻納竟何補,焚坑禍誰因」則透露出對文化災難的無奈和追問。最後,「龍驤九淵外,豈復嘆獲麟」以豪邁的筆觸,抒發了對超越世俗、追求更高境界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文化傳承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思考。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