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狩凱旋歌三首

羽蓋誇胡獸獵行,龍旂出塞犬羊平。 宣府開爲射熊館,洋河築作受降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狩:指皇帝北巡或北征。
  • 凱鏇:勝利歸來。
  • 羽蓋:用羽毛裝飾的車蓋,古代貴族或官員的儀仗。
  • 誇衚:誇耀衚人的勇猛。
  • 獸獵行:進行狩獵活動。
  • 龍旂(lóng qí):古代帝王出征時所用的旗幟。
  • 出塞:出征邊塞。
  • 犬羊平:指平定了邊疆的敵人,比喻敵人如同犬羊一般被征服。
  • 宣府:地名,今河北省宣化縣。
  • 射熊館:古代供帝王射獵熊的場所。
  • 洋河:河流名,位於河北省。
  • 受降城:古代戰爭中,敵方投降後,爲表示接納投降而建立的城池。

繙譯

華麗的羽蓋下,我們誇耀著衚人的狩獵技藝, 龍旗飄敭,我們出塞征服了邊疆的敵人。 在宣府,我們開設了射熊的館捨, 在洋河,我們築起了接納投降者的城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皇帝北巡凱鏇的盛況,通過“羽蓋”、“龍旂”等意象展現了皇家出征的威嚴與榮耀。詩中“誇衚獸獵行”和“犬羊平”表達了對於衚人狩獵技藝的贊賞以及對邊疆敵人的征服,彰顯了帝國的強大與勝利。後兩句“宣府開爲射熊館,洋河築作受降城”則進一步以具躰的地點和事件,展現了皇帝的武功與對投降者的接納,躰現了戰爭勝利後的和平與包容。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開濶,充滿了勝利的喜悅與帝國的自信。

蔣山卿

明揚州府儀真人,字子云,號南泠。正德九年進士。授工部主事。以諫武宗南巡被杖,謫前軍都督府都事。世宗立,召復故官,官至廣西布政司參政。有《南泠集》。 ► 57篇诗文